第B07版:法学院

法脉深远 秉承对德交流传统

搭建多层次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济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

本文字数:1843

  □法治报记者  徐慧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底蕴雄厚,法脉深远,是中国法学教育的“老牌”学校。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具有深厚的对德合作交流传统。同济大学的法学学科依托学校对德合作交流传统,以国际法学科为基础,在德国法与欧盟法的教学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深厚的国际化办学传统

同济大学的法学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14年,原青岛德华大学法政科的9名学生随教师一并转到同济大学直至毕业。1945年抗战胜利时,同济大学正式成立法学院,形成了以大陆法系为主的教学研究体系。当时,法学院课程多参照德国法律教育制度,甚至相关设施也参照德国。学院教学仿照德国模式,开设专题练习班、讨论班,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研讨法学主要课程。非同济附中学生或非以德文考入法学院者,须先入新生院补习德文一年。

当时,该院教师多有在德国或欧洲其他国家学习或工作的经历。该院首任院长胡元义曾于1937-1938年在德国研究民法及司法制度;继任院长徐道邻教授为德国柏林大学法学博士;代理院长张企泰作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德国波恩及柏林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其他教师也多为欧洲高校博士毕业。同时,该院还聘请德国籍法学博士秉格(K.Bünger)、娄霖滋(H.A.Lorentz)讲授罗马法、德国法等课程。

德国法与欧盟法特色优势

深厚的对德交流传统孕育了同济大学法学院德国法与欧盟法研究的特色与优势。1994年,同济大学恢复法律系,保留以对德交流为主的国际化教育传统。1998年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简称为DAAD)合作在该校中德学院成立经济法系,并由德国企业出资设立多个教席。2003年学院设立国际法学科硕士点,除开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传统方向的教学研究外,该学科积极整合其他学科力量,在德国法与欧盟法的教学研究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显著。

学院汇集了一批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院国际法学科带头人高旭军教授毕业于德国洪堡大学,长期从事德国法教学和研究,翻译出版的《德国资合公司法》深受学者和学生喜爱。学院荣休教授王维达于1993年获得德国斯拜尔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学位,其在国内较早开设欧盟法课程,并出版《欧洲联盟法》精品教材。年轻教师中,王倩副教授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杨大可副教授毕业于德国洪堡大学,陈洁蕾助理教授毕业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等,是学院从事德国法与欧盟法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此外,学院还聘任德国籍的Peter Ganea博士为专任教师,用德语在学院讲授德国法。

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以德国法为特色的课程组,涵盖公法和私法,由留德、留欧归来的教师与来自合作单位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的德国教授共同讲授。学院每年邀请4位德国合作高校教授来校用德语为学生讲授德国法前沿专题系列课程,让学院师生大受裨益。学院设立了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德国法与欧盟法研究中心、中意司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教师用中文和德文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德国法著作论文,如出版的《德国当代经济法名著》系列丛书,成为学者和学生研习德国法的经典。

开展中德双硕士学位项目

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全球性校际联盟资源,结合学院的对外合作高校,以国际法学科为基础,深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从2013年开始,学院与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建立了中德双硕士学位项目,每年双方互派20余位研究生攻读双学位。该项目迄今已实施8年,共培养160余名中外学生。部分参加该项目的同济学生毕业后继续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学院还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立了跨学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今年,学院开设“中国法与国家治理”全英文硕士项目,为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海外留学生提供特色课程。

学院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到国外学习交流机会。学院与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科隆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国索邦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多所德国和欧洲其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免学费的短期学习交流。学院与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联合举办了7届“中德经济法论坛”;与法国索邦大学合作轮流主办“国际暑期班”;举办各种涵盖本科生、研究生多层次的国际学生论坛。近年来,学院全日制研究生的出国出境交流率维持在50%左右。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法脉深远 秉承对德交流传统 2021-05-12 2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