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日前,某企业因滥用在巴曲酶原料药销售市场的支配地位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罚款1007亿元。据统计,自2011年第一起原料药垄断案以来,相关部门共展开13起原料药垄断案件调查,处罚23家企业,虽然执法力度从未放松,但垄断行为却屡禁不止。 (7月11日《光明日报》)
百家讲:
对于药品原料垄断这种危害甚大的不法行为,存在打击乏力的问题。违法成本太低,会让无良商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打击乏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常用药大幅度涨价甚至缺货断货。但原料药市场垄断现象并非“绝症”,不能让其成了顽疾,亟待予以遏制。
对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药品垄断行为的打击与惩罚力度,创新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如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原料药价格,一旦监测价格异常,能迅速行动。要提高不良商家的违法成本,甚至要让肆意滥用支配地位或严重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者倾家荡产。让不法商家得不偿失,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所收敛。另外,还要放开原料生产,减少原料审批,让更多企业进入原料药生产领域,这对打破垄断也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通过打治结合、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有效破除原料药垄断,从而可以促使常用药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患者权益,让患者能够用到良心药、放心药、价格合理药。
——戴先任
“痰”:
6月28日下午5时37分,北海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求助信息称,在斜阳岛以南约6海里处,有一艘船舶受海上风浪影响发生漏水事故,导致1人落水,情况危急,请求救助。北海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通过系统发现,在距离遇险船舶3海里处,有一艘轮船“金某2”轮正向钦州方向行驶。搜救协调员立即联系该船舶,协调其前去救援,但“金某2”轮值班驾驶员无视北海海上搜救中心指令,拒不履行海上人命救助义务。协调失败后,搜救协调员又在距离事发海域西南方向约8海里发现“鑫田13”轮,并与其取得联系。该船获知险情信息后,服从指挥,立即调转船头向遇险位置开去,成功将落水人员救起。(7月9日法治最前线)百家讲:
海上人命救助是每艘船舶、每位船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责任船员“见死不救”,行为恶劣,必须给以严厉打击。执法人员对涉事驾驶员进行严厉批评,使其充分认识到不履行救助义务的严重性,同时,承担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这起事件,也充分暴露出有关方面对船员的教育和监管存在一些“短板”,亟需依法予以“补齐”,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地、经常性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教育和督促船员尤其是驾驶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严重违背该条例精神,特别是见死不救者必须从严论处;对尊崇法律、服从指挥、奋不顾身参与搜救行动的人员,不仅要表扬,还要依据相关规定给以奖励和补偿。
——周志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