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改革决策咨询

不断加强团队学术能力建设的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科

本文字数:1724

  □法治报记者  徐慧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始建于1986年,2015年响应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需求成立丝绸之路律师学院,挂靠经济法学院,2016年增设法学(涉外卓越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专业。经济法涵括了金融法、信息法、竞争法和劳动法四个研究方向,经济法学为法学高原学科,经济法课程是市教委精品课程和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完整师资梯队为国家法制建设贡献智慧

学科自建立以来就系统开展民营经济法治环境优化路径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支持,信息法学、竞争法学、生命法学研究特色突出。获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人次,并多次获得中国法学会、司法部等省部级奖项。学科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专业教师中有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1名、3名上海市浦江人才、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2名上海市晨光学者、1人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多人在各类学会、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中兼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

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重大1项、一般5项),省部级课题3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在《法学》  《法商研究》  《政法论坛》  《政治与法律》  《新华文摘》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6篇,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国际顶尖会议文章10篇,EI检索文章6篇,国际核心期刊6篇,出版著作20余部等。

承担改革决策咨询近10项,积极参与立法、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智慧。如《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改,承担了前期的立法调研报告和专家建议稿的起草,被采纳为内参、公报和草案。

围绕信息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法方向组建了经济法法治创新团队、信息竞争法治创新团队、知识产权法治创新团队三个信息经济发展创新团队,增强和充实学科师资队伍,加强团队学术能力建设。同时引进华盛顿大学等海归博士,不断扩充青年储备人才,形成了70-80-90的团队接力建设,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优秀的教师人才。

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司法实践培养

学科积极开展高层次国内国际交流合作。2018-2019年度筹建了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在上海市法学会的领导下,举办了隆重的创会仪式,借助该平台近年不断开展学术交流,胡戎恩教授还赴吉尔吉斯斯坦进行短期国外学术交流,以拓展办学国际视野,共建“一带一路”学术合作平台,提高学术水平。学科实践基地方面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例如:与大成律师事务所、英国入选Legal 500的Pragon   law和shoosmith律师事务所、美国王太和律师事务所达成共建,松江区佘山税务所等实务机构设立实习基地。

本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大力资助研究生参加培训、学术会议、调研等学术活动。作为具体承办学院,分别在2017、2018、2019、2020四个年度举办上海市涉外高端律师研究生暑期学校,取得社会好评。

邀请学界资深学者为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包括中国知名刑法学泰斗高铭暄先生、复旦大学孙笑侠教授等,共开展学术讲座20次以上,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

在经济法方向的硕士培养中,采取专业教师与实务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进行。学院依托现有的师资力量有限配置该专业任课,同时聘请沪上排名前十位的律师事务所资深专业律师和外国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律师前来与校本教师联合讲授法学专业课程。设立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等常态化律师实务技能训练项目,熟悉审判仲裁流程,提高学生法庭实务辩论技巧。

同时为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在海外学习、实习、见习期间的宝贵机会,并提供互认学分等一系列便利政策,并针对个体多元化的学术追求,为学子们提供了多种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目前正在开展暑期英国剑桥大学学术交流的活动,预计将资助多位硕士研究生出国进行访学。同时,经济法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美国肯特法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建立起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国内外联合办学的法律硕士培养机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改革决策咨询 2021-07-14 2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