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超三分之一小学生学龄前开始上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比例达92.2%,看短视频的比例增长到49.3%;未成年人参加粉丝应援的也达到8.0%,其中主要参与者为初中生。
面对如此庞大的未成年人用户群体,社交平台更应把好关口。此前有专家建议,直播经济要想走得远,需建立黑名单制度、信用评价制度和投诉监管制度。并且,行业标准应充分参照国家网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关于黑名单制度的规定,要做到一次违规终身禁业,并做到消费者投诉应收尽收,规定时间内予以处理。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就细化规定了平台的责任,要求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跟帖评论审核、网络谣言等信息处置制度;禁止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网络信息内容专栏、专区和产品等地方呈现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内容的不良信息,禁止带有性暗示等的不良信息。
此外,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要从立法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重视起来,引导其健康、文明、绿色上网,共同创建美好、和谐网络景象。
因此,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专项行动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处罚力度,对于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坚持露头就打、从严从重,大力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各网站平台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主动发声、深入自查、堵塞漏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切实为未成年人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张冰清 霍晨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