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未来网报道,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些人为了增人气抢流量,制作儿童软色情表情包,或是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
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通报了针对快手、腾讯QQ、淘宝、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网信部门依法约谈平台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
社交平台大量散布儿童软色情表情包
打开腾讯QQ的聊天页面,在表情包的工具栏中,自动推荐的表情包库存里存在大量以儿童形象、儿童卡通形象为载体的动态表情包。仔细看不难发现,一张张小朋友的照片上,被加上了各种带有“颜色”的文字,引人遐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淘宝平台存在大量售卖表情包的店铺,部分宣传图使用儿童形象,并配以不雅文字进行售卖。一部分网友表示,将这种明显带有成人挑逗、欲望的词汇附加在儿童身上,明显是有色情倾向,逾越了社会底线。
未成年人群体往往缺乏认知与辨别能力,容易被网络中的错误价值观所裹挟。对此,家长的担忧快要“溢出屏幕”。在新浪微博相关话题下面便有家长表示:“网络不良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慢性毒药,越是不加管制,最后结果便越难以收场。”
更有网友表示疑惑,那些在诱导下被迫“营业”的“小网红”,或是家长单纯晒出来的素人小朋友,是否真的愿意“抛头露面”?
事实上,制造、交易、使用儿童软色情表情包是涉嫌侵权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王贞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家利用儿童形象制作表情包侵犯儿童肖像权。根据《民法典》规定: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都属于人格权,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对于这样的社交平台,应当严厉查处,还未成年人一片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两重核心要义,一是要保护未成年人免于侵害的权利,二是要保护未成年人促进发展的权利。
李韬指出,在数字化时代,算法折射下的片面世界消解主流价值观,助长了泛娱乐化、猎奇、庸俗、低俗、恶俗等社交平台内容迎合式算法推荐,造成了未成年人群体内部的封闭化和外部的圈层化,这些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构成了不同程度的现实及潜在威胁与侵害,免于这些侵害是未成年人的权利,也是实现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关键。
此外,在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专设了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17条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主任宋英辉在解析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表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修订时,规定保护未成年人信息安全,要求建立防沉迷机制,加强网络直播音视频,网络社交、支付等方面的监管,通过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支付管理,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侵害。建立不良信息和侵害信息举报处置机制,明确了法律责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晓冰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上规定事实上就对平台在给未成年人提供产品服务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网络社交平台应该去平衡以用户粘性为主的平台发展以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德之间的关系,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社会问题,平台能否在其中发挥作用相当关键。
记者注意到,在网信办通报中,除了提到“平台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外,还点名平台“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第一次被点名责令整改。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蔡曦蕾认为,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来看,网络社交平台对色情信息的审查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这个现象实际上是法律制度的缺失,没有相对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规制指引,而国家法律与企业责任的双重缺失,就导致了这样的问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