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悬崖之上:最后一颗子弹

本文字数:1311

  □姚华飞

在风雪漫卷的悬崖之上:追车、枪战、肉搏、关卡、电刑、审讯、毒打、叛变、拷问、招供、跟踪、暗号、密码本、暴露、声东击西、偷天换日、生离死别、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之死。张艺谋导演的谍战片《悬崖之上》以各种手段、诸多元素立体化、多角度地反映了中共情工人员与国民党特工展开了残酷的生死拼杀,为了完成“乌特拉”计划,为了保卫组织、保护战友,为了迎接黎明,无名英雄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上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共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特布下的网络之中。战友能否脱身,任务能否完成,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中共特工小队中,张宪臣和王郁是夫妻,楚良和小兰是情侣。组长张宪臣在跳伞落地的一刻,就决定分成两组走。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对的。分开后,组队的张宪臣和小兰首先碰到与他们接头的人,但经验丰富的张宪臣很快判断出前来接应的人是敌特。另一组王郁和楚良,也陷入了敌人的魔爪。危急时刻,潜伏在敌特务科的周乙现身了。为了救自己的战友,周乙冒着暴露的危险,前去与自己的同志接头……

悬崖之上一直下着雪。雪花落在森林里,落在屋顶上,落在街道中,堆积起来,形成了清冷的东北雪景。雪花落在身穿黑色皮衣、带着黑色礼帽的特工人员身上。在风雪中,小兰被敌特追捕、张宪臣被敌特重重围住;在雪夜里,王郁、楚良被敌特骗入陷阱;敌特怀疑周乙,在漫天风雪中暗里跟踪;王郁开车从大使馆逃脱,马路上的积雪成为阻力……

无名英雄们对党绝对忠诚,为了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战斗在艰难险阻中。张宪臣坚毅刚强,行动果决,在敌特的电刑、严刑拷打下已经遍体鳞伤,面貌全非,但他还是靠最后的力气搏杀狱警,逃出监牢,迎着枪林弹雨开车撞向敌群;小兰作为特工新兵,虽然稚嫩,但紧跟战友,憧憬未来,周乙告诉她“乌特拉”的意思就是黎明。她在张宪臣反复叮咛不要外出等待组织之后,依然冒着危险前往影院,想办法与组织接头;王郁得知丈夫被捕,强忍悲痛,组织突围,面临追兵,执意要开车带走战友;周乙面对危局,临险不惊,不露声色而反应机敏,外表忠厚而内中机智,表面木讷但满腹谍战谋略,与敌特斗智斗勇。敌特务科长高彬设下重重障碍,都被周乙化险为夷。在张宪臣被捕后,他不得不冒险向二组传递情报,差点暴露自己,但最后还是配合四人小组完成乌特拉行动并杀死叛徒;楚良把敌特引开让王郁开车逃脱,为保卫周乙,他拒绝周乙出手阻止,顽强地吞下毒药……这些中共情工人员为了自己的信仰、使命,在亲情、恋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面前公而忘私、舍己为民,慷慨赴死,义无反顾。

《悬崖之上》的导演张艺谋近日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牺牲,就是奉献,讲今天的岁月静好是这些无名英雄的负重前行所换来的。我们要感恩我们今天的幸福、今天的美好家园,我们要缅怀那些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我觉得这就是伟大的牺牲。牺牲其实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奉献,是为信仰而战斗,是为了明天更美好,这样的奉献可歌可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悬崖之上:最后一颗子弹 2021-08-03 2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