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老爸原来是英雄

本文字数:1082

  □张林凤

2021年6月17日,一个值得全国人民欢庆的日子,也是欢庆建党100周年里一个锦上添花的日子,中国航天一幕震撼全球,我们的三名宇航员满载全国人民的期待,要在太空空间站探索苍穹。

这三名宇航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凝视电视屏幕上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向着太空翱翔的画面,抑制不住激动中想起了我的老爸,发自肺腑地赞扬“爸爸,在我们子女心中,您也称得上英雄!”

我说老爸是英雄有出典,原来,我的老爸与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曾有过关联。

这要从沈晓明先生赠送我的《雨洗风磨八十年——萧卡忆述》一书说起。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上海导弹基地在一片原野中起飞》的章节,其中提到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在上海远郊松江建造制造导弹的总厂——上海新江机器厂。熟悉的厂名,令我怦然心动,这不就是老爸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吗?原来当年是制造导弹的,我们家人可从来没有听老爸说起过。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老爸回家对我妈说,他明天要到在松江的新江机器厂上班去了,只能每周五晚回家周六休息一天,周日一大早就要乘坐厂车到松江上班。老爸本来在上海无线电三厂上班,是零部件装配工。我们四个年幼的儿女和我妈都不知道,老爸为何要到新江机器厂去,是做什么工作的。自打到新的工厂上班,老爸回家的日子明显少了,难得回家一次,会带我和妹妹到附近的公园和田野兜风,这个时候,是我和妹妹最开心的时光。

阅读这篇文章,我恍然:当年我家居住的甘泉新村,前后左右几幢楼房,集中居住“上无三厂”的职工,为什么只有老爸一人被调往“新江厂”,说明老爸是自身条件好,是值得信赖的工人师傅啊;为什么老爸从来不提及工厂是做什么产品的——这可是保密的需要啊。

以后,国家又在贵州开辟“大三线”,加快发展航天事业,从“新江厂”挑选了众多人员“支内”,我的爸爸义无反顾地告别我们家人,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直至退休才回沪。

我看过很多反映20世纪60年代我国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和工人的影视剧,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他们,攻坚克难、英勇奋斗,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人间奇迹,他们都是无愧于我们祖国的英雄。

记得毛泽东主席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将夕阳下,在丰收的田野收工归来的农民们称作英雄。

我想,尽管我的老爸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具有精湛技能的“大工匠”,但是,他和千万个普通工人一样,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无怨无悔地尽情奉献绵薄之力。直至老爸去世8年后,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老爸也是祖国航天事业英雄群体中的一员。

老爸,我挺您——平凡英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老爸原来是英雄 2021-09-06 2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