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冬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
近期,人民日报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创作了主题MV《少年》,这首《少年》赞歌一经推出,便燃爆全网,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发了无数人的感慨,沸腾了无数人的热血,也唤醒了无数人的记忆。
小时候,在《小兵张嘎》 《闪闪的红星》等爱国主义影片的熏陶下,我梦想自己能当一名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小英雄;少年时期,我最喜欢看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梦想自己能当一名武艺超群、匡扶正义的大侠;青年时期,香港TVB律政剧风靡大陆,看到法庭上精彩的唇枪舌战,我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伸张正义、守护公平的法律人。当面临高考志愿选择时,我坚定地报考了华东政法大学,让自己的梦想从正义中起航。
临近毕业那年,当我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当我看到英雄王伟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毅然选择撞机,我毫不犹豫选择披上一身橄榄绿,扛起钢枪保家卫国。我来到山西太原的五龙沟,挑战传说中的“魔鬼坡”;来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传承“南京路上好八连”服务人民、永葆本色的优良传统;来到黄浦江边的世博园,为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保驾护航;来到大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生难忘军旅情。当我转身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这时一中院向我敞开了大门,这里是我读书时最开始的梦想,也是我重温初心、重新圆梦的地方。走进法院,还没来得及体验初来乍到的兴奋和初出茅庐的不安,便一下子投入到组宣紧张的工作之中。作为法院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宣传喉舌,组宣部门担子重、压力大,点灯熬油、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一场场的讲座报告、一篇篇的发言材料、一次次的宣传活动,无不浸润着组宣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新兵,我丝毫不敢懈怠,唯有竭尽全力。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肆虐全国,我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驻守浦东国际机场,守沪有我、只为无恙。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从纯真学生到忠诚军人,从耀耀警徽到灼灼法徽,改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和担当。也许这辈子我再也没有机会穿上法袍了,但我坚信,在平凡的行政岗位上依然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院人。
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