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阳
无视法律与证据也要支持自家爱豆,甚至还要去“劫狱”,很难想象这种魔幻剧情会发生在如今的文明社会里,好像那些受到侵害的受害人们在他们眼里无足轻重。一桩桩一件件,让“饭圈”两个字在今天早已变成贬义词,粉丝们恐怕早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喜欢上屏幕里的这个人,迷失在打榜和骂战里。
如果把明星当作一种生意的话,偶像们要吸引并受得起粉丝们的喜爱,应当以作品示人,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一首好听的歌还不够,若是不慎演砸了一部作品,依旧会受到质疑和批评。
如果说这是以前的“生意”,现在则不一样了。被颜值吸引、消费人设、迷失在“超话”和粉丝群里,然后反过来为爱豆的作品辩护,无论这个作品有多么辣眼。
人类作为视觉动物,喜欢高颜值本来并没有什么错;因为对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无能为力,而去为那个远在天边、不甚了解的人树立人设,满足自己,也算是人之常情。但是当一个演员非但拿不出作品为自己正名,反倒还要粉丝为他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那这“生意”就做得不对劲了。
曾经的娱乐圈是一个美美与共的地方,优秀的人会相互吸引到一起,可是现在的粉丝们见不得自家爱豆与其他人同框,说到底恐怕还是对自家爱豆没信心,怕别人的烂作拖了自家的后腿。可既然有能力分辨别人的东西是好是坏,怎么就对自己家的视若无睹呢?
我一度好奇那些烂作如何能收回成本甚至赚钱,如果一个垃圾电视剧没人看, “爱优腾们”花大价钱买回来怎么回本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粉丝们“自产自销”,可羊毛逮着同一群羊薅,迟早是要薅秃的,不知道这群粉丝整天被面瘫演技、弱智剧情考验审美是什么感觉。
细细想来就觉出资本力量的强大和可怕,作品本身质量不行,就在营销上下足功夫,布下天罗地网般的迷魂阵、障眼法哄骗粉丝和路人们。
拍摄、营销、控评、甚至骂战, “一条龙”安排得明明白白,榨干粉丝经济的每一分价值。
一边就着烂作下饭,一边口齿不清、自我洗脑为眼前这个光鲜亮丽、半真半假的人辩护——一个个心智健全的人竟然被作践成这个样子,只希望这样的“饭圈”只是涸泽而渔,再难长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