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几年没进过急诊室的我,上周不幸遭遇了食物中毒,熬了一天后,晚上还是胃疼难忍,于是只得乖乖去医院报到了。做完检查等待输液时已经接近夜里十点半,由于输液室已经坐满,我被安排在了急诊大厅的走廊一隅。
与外面暗夜静谧形成对比的,是急诊室里的灯火通明,还有时不时的喧嚣、哭泣、安慰……
刚过晚上11点,救护车标志性的鸣叫声呼啸而来,护士熟练地拉着担架,将伤者从车上转移过来,医生上前检查、安抚病人、询问家属,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依稀可以听见家人的啜泣声和护士沉稳的指示,伤者很快被送去手术救治,急诊大厅很快又恢复了安静。
晚上11点半,正当护士给我换输液袋时,一声悲恸的哭声突然响起,一位老人拉着躺在简易病床的老伴,低着头双肩耸动,很快护士和医生便过去查看,老人抬头抹抹泪水,摆手说着: “没事没事,我只是想起了以前……”随后便再也说不下去,像个孩子一般用手擦拭着止不住的泪水。护士没再问什么,医生进行了检查,然后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肩。
近凌晨12点半时,我的输液袋终于快见底,叫来了护士拔完针,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你是一个人啊?”护士看了看我的病历。 “啊对……就胃疼而已。”我望见她明显的皱眉,顿时有种小孩子做错事的感觉。 “你这都急性胃炎了,还没马上来医院,年轻人也不能折腾身体……”她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痛了一晚上没哼声的我却突然有些脆弱起来。
走出急诊大厅时已接近凌晨1点,等待车来的间隙,我回头望了望此时静谧的大厅,还有时不时晃动的身影。这是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来,有时却又不得不来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的心情就好像监护仪上的心率波形,纤细而又瞬息万变。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的医务人员就是这场战争的先锋部队,既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也需要消化人们在生死病痛间的千万种情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