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韵
清代叶存仁离任之际,下属为其践行,特意择夜间用小船运来金银珠宝。叶存仁坚决不接纳,并写下一首诗回赠,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以“畏己知”来“摆自己一道”,从而警醒自我,作出正确抉择。
这则小故事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观看的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剧中一系列鲜活的案例如同一柄高悬在半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时刻仰望它,才能临绝地而不衰。看完轰动一时的孙小果案后,我内心唏嘘不已,却又无比清醒,人不能无畏!一个大祸的酿成,往往是无数个小环节的失守。每个环节通融一下,每个人都松一个小口子,最终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层层失守的背后,有一个人没有让步,他就是时任云南省第一监狱纪委书记的何绍平,这使得孙家人只能绕过何绍平,想办法将孙小果转到另一家监狱以谋求减刑。如果多一些人能够像何绍平一样坚持原则,孙小果也不可能“复活”,但遗憾的是,许多人选择了另一个错误的答案。
中国人历来强调“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强调“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人生的成败,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自己必须把握好尺度。 《淮南子·缪称训》给世人提出了十二字箴言: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越是想要成事,越要少做这三个“多”字。
社会学上也有个“横山法则”的说法,就是说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不断控制的过程,正是“无人时”觉悟的过程。叶存仁在私利面前不为所动、泰然处之,体现的正是“无人时”的觉悟,其所畏者并非世人之不齿,而是德行之不贞;其所重者并非身外之财物,而是内心之坦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