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飞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也是这场战争最悲壮的一场战役。
据有关史料记载:九兵团参战前15万官兵,战后还不到5万人。指战员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缺衣少食,3万多将士被冻伤,4千多名指战员被冻死……在水门桥的阵地上,只见指战员们一个个在雪坑里,枪都朝公路摆着,无一人后退。走近那些战士,他们一动不动——都冻成了冰雕。上百名战士伏守在冰雪中,却没能等到向敌人发起冲锋的那一刻,129名“冰雕连”的形象永远铭记脑海。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单薄的衣服里,战友们找到了一张薄薄的纸条: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 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就是长津湖战役,这就是英雄的志愿军指战员!
故事片《长津湖》将历史与艺术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性。
随着1950这一数据的开局,志愿军怎样与敌周旋,敌方怎样高傲又冷酷无情地空袭迫使,到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志愿军迎着战火前行,与敌方正面宣战,一幕幕画面缓缓进行,赶赴战场的志愿军一次次遭遇“路面与苍穹的对战”;军队中途遭受多次敌空中侦察、投弹;石穴阵中残酷的冷枪、面对数倍于我方的敌机空袭、轰炸,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指战员们彼此信任,相互照顾,奋勇前进!凭着钢铁般意志与对手存亡相搏,展现出中国的“钢铁人”与美国的“钢铁部队”之间的厮杀较量,讲述了这场“立国之战”是如何全歼美国一个团、改变了战争进程。
长津湖是鸭绿江上游的一处狭长的湖泊,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位置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电影开篇,没有冰天雪地,没有炮火连天,而是秋叶缤纷,层林尽染,这是影片主角伍千里、伍万里的家乡湖州。从这里出发,他们远行千万里,奔赴长津湖!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北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敌方空袭,火力点贴身开枪,令人担心的钢七连战士们的危亡。
刚入伍的新战士伍万里,作为七连第677名战士,从追随亲哥哥、连长伍千里的脚步,到可以独当一面,这一年轻人完成了从年少到战士的发展、成长。他也是成千上万年青志愿军战士的真实写照。就是这些千千万万勇敢的年青人走上战场,到残酷的战争中淬炼成长,他们不怕严寒,不怕牺牲,与敌人拼杀,坚守阵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长津湖》将观众带回到了极寒之地,让人们深刻地再认识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体悟到什么是铸就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长津湖展开了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役。影片告诉人们,刚刚诞生一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又如何做出艰难决策。电影还告诉观众,长津湖血战,面对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面对装备精良、补给充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如何义无反顾赴朝作战,又如何凭借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