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112

事由:

和收到包裹时的喜悦相比,因快递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少人的隐忧。近期,印有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的快递面单被人在网上明码标价批量售卖,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此前为保护用户隐私而诞生的隐私面单并没有大范围使用。(10月29日《南国早报》)百家讲:

无论是从提升消费者体验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电商运营安全的角度而言,快递“隐私面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现实推广却令人难堪,推广多年并没有大范围使用。究其原因,其一,消费者在网购时粗心大意、漏选漏勾,或寄件时嫌麻烦,并没有选择“隐私面单”;其二,电商为了节省开支,舍不得提升技术和服务,加上“隐私面单”并非强制性措施,电商持观望的多,能省则省就不会推广“隐私面单”;其三,快递员担心在投递过程中,因面单信息不全而耽误时间、影响效率,在收件时不会提醒消费者可以选择“隐私面单”,等等。

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面单”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一方面,快递公司必须增强安全责任意识,通过推广“隐私面单”等举措,保护好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也要增强安全观念和隐私意识,在网上购物寄快递填单时,对个人信息能简则简、能隐则隐,尽可能少提供一些非必要的个人信息,从源头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和漏洞。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企业都能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才能防患于未然,为公民个人信息加上一把安全的“防护锁”。——丁家发事由:

电脑一开机,弹窗频频跳出;点击关闭按钮,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一些广告的内容更让人不适……如今,泛滥的广告弹窗已成为网络世界的“牛皮癣”,随时都可能跳出来“霸屏”,令人不堪其扰。  (10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百家讲:

经过前期的专项整治,主要互联网企业在移动APP端开屏弹窗信息行为进一步规范,  “关不掉”  “乱跳转”问题基本解决。但在电脑端,部分应用软件未经用户同意开机自启动弹窗骚扰用户、设置障碍难以关闭、强制捆绑安装其他软件等问题突出,严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很显然,这既是在给网民添堵,同时也是在给企业自身的发展设置障碍。

要让企业自觉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来源,以及尊重用户选择权,为用户提供清晰、有效、显著的弹窗信息关闭选项,并进一步优化改进产品,切实保障用户权益,恐怕只有“指导”是很难如愿的。企业之所以我行我素,还是背后高额的利润在驱使。与弹窗广告公司所获得的高额利润相比,对应的却是违法成本偏低。所谓“打蛇打七寸”,要彻底解决违法弹窗广告屡禁不止,用“高违法成本”才是不二法宝。——贺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1-11-02 2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