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乔
虹桥镇朱某是社区戒毒人员,其母从小溺爱,有求必应,即使在朱某吸毒的情况下,母亲也会为朱某开脱,导致朱某戒毒出现反复。
朱某的母亲采取溺爱的方式与朱某相处。社工严肃地向朱某母亲指出溺爱的弊端,朱某已有30多岁,有足够的能力生活,母亲应当放手,让朱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溺爱下成长的朱某早已习惯了所有问题不是自己解决,社工让朱某母亲明白,一味地保护,并不是正确的爱,在朱某成长的过程中,让其体会到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更好。
朱某的妻子得知丈夫吸毒时只是一味的责怪,缺乏正确引导,给朱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夫妻之间应该是相互鼓励的,面对朱某的问题,妻子不断地打击只会让他自暴自弃,在犯错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社工劝说妻子:家庭中出现困境,不止是认定谁之错,更应该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想方法解决困难。
从原生家庭层面上分析,朱某的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关爱从未缺失,给予足够的关爱,同时面对朱某吸毒问题,父母坚持让其戒毒,在此过程中提供朱某所需要的支持。朱某与父母感情较深,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为朱某提供情感支持;而朱某的妻子虽说对其吸毒行为一度采取消极的态度,但也没有放弃对朱某戒毒的信心,妻子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接受社工的帮教时,也能够有较好的理解和互动。
社工让朱某夫妇及父母参加家庭联谊会,使家庭有了一个积极的相处方式,特别是朱某的母亲,在此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学习改善的方法,对朱某的溺爱有明显改善。
吸毒者改邪归正,配偶的配合至关重要,亟需摒弃夫妻相处过程中的错误循环模式。以往,在朱某的家庭中,妻子一味的指责,朱某逃避,妻子再指责,不良的循环模式使夫妻二人无法正确看待问题。社工指出感情或者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帮助澄清指出这些模式的家庭规则或误解,在与家庭澄清循环模式时,揭示隐藏在这些感受和行为背后的东西:妻子对朱某的指责是出于对朱某的关心,只是方式简单方法粗暴,而朱某逃避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认同指责。其次,社工找到一些证据说明他们的不良循环模式,已经使他们的情感受到伤害,鼓励家庭成员彼此沟通,协助家庭加深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社工协助家庭探讨同伴的变化,强化家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指导家人尝试新的适应性行为,明确各自在家庭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社工邀请朱某与家人参加社区各种沙龙活动,提升沟通能力,同时,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庭规则:每周至少互通电话一次;每周至少一次聚餐;每月至少一次全家出游。经过一段时间对规则的执行后,家庭中每位成员都逐渐开朗起来,尤其是朱某在积极有效的沟通中端正态度,逐步远离了毒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