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人民至上”与“眼睛向下”

本文字数:1412

张桂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较之以往的“四个坚持”“六个坚持”,这“十个坚持”,既系统完整,又相互贯通,折射出重大的理论创新,不单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斩关夺隘、一往无前的客观总结,而且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行动指南。在“十个坚持”中,  “坚持人民至上”,摆在第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之后。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概括、全新表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搭准群众脉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我理解,  “眼睛向下”,就是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社会调查时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历史经验表明,正确的科学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换句话说,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据。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不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经济建设,抑或是改革开放,但凡科学的、正确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深受人民欢迎拥护的重大决策,都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严谨周密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

人民利益无小事。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百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道理,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切工作,根本目的也是为老百姓造福谋利的。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多做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切实贴近群众,经常深入群众,真正做到搭准人民群众思想脉搏,把人民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利益,把人民群众愿望当作第一愿望。反之,连群众心里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怎么可能把好事办好、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近日,遇到一件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小事。一天上午,准备外出。刚下到一楼,就发现一位两鬓斑白的长者,与两个身穿蓝色服装、臂戴红色袖章的中年男子,正在气呼呼的争辩。一经打听,原来“红袖章”是街道派来的,认为小区居民楼杂物间墙壁上、铁门栅栏上所挂的几个颜色不同、款式各异、大小有别的报刊箱、牛奶箱,既不中看,更不美观,必须拆掉。原来如此。于是,我忍不住说了几句:“的确,这些报刊箱、牛奶箱是不美观。可是,不能简单地一拆了之。街道应当想办法,统一设计、统一制作,或免费赠送,或半卖半送。否则,居民所订的报刊、牛奶往哪里送?”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时刻做到“坚持人民至上”,事关兴衰,至关重要。而要把“坚持人民至上”,从理论变为实践,从纸上落到实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是——努力做到、必须做到“眼睛向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人民至上”与“眼睛向下” 2021-11-23 2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