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106

事由:

一位家长牵着四五岁大的孩子,无视对面红灯的警示,躲闪着车流走了过来。“这次赶时间,下次一定注意。”面对记者“为何要闯红灯”的提问,这位家长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道。这是当天50分钟时间里,该路口闯红灯的51位行人中的两位。其间,还有不少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闯红灯者。(11月27日《法治日报》)

百家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明确规定: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尽管有如此明确的交规,但现实中的确因“罚不责众”的顾虑,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就算是抓住了乱闯红灯的人,往往只是被轻微罚点款、被安全教育一番,这种不痛不痒的民事处罚和道德劝告显然缺乏震慑和威力,起不到惩戒和警示作用。

近些年来,司法中已将醉驾、盗窃井盖、驾车“碰瓷”等行为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是,对于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只规定了民事责任,没有规定对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放任了行人道路交通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横穿马路、乱闯红灯者就该依据不同性质依法予以惩处,不能姑息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人乱闯红灯的违法成本,才能让乱闯红灯现象越来越少,交通秩序和安全状况就会越来越好。  ——舒爱民

事由:

打了3次12345政务热线和20多次政府部门值班电话后,河北省衡水市居民李恒咨询的问题没得到答案,反而听到了一段让他难以置信的答复。在电话里,衡水市高新区建设局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说,“只要打12345的人,基本上这个人都是废了”,并称“打12345的这些人没有一个办成(事)的”。

(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百家讲:

很多地方政务热线电话,普遍存在“三难”,即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不仅政务热线成为摆设,也严重损害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河北衡水政务热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很显然,接听政务热线工作人员的为民服务意识已经“掉线”,根本就没有把群众的诉求和利益当回事,政务热线成了糊弄百姓的摆设。

政务热线应当搭建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为群众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对于来电群众的诉求,不管是咨询、求助、投诉还是建议,都必须予以重视,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问题,并将处置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政务热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考核,并适当与工资等收入挂钩,倒逼其必须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要让12345政务热线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成为展现政府良好形象的窗口。  ——丁家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1-11-30 2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