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权威曝光

煤老板摇身一变卖假药

网售药品市场大,监管如何织密法网

本文字数:3825

资料图片

网售药品,在线问诊的“老中医”,现实中并无其人;执业医师资格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是用图片处理软件“P”出来的;冒用食品生产批号生产药品,竟然一路绿灯;一年多时间,就有6000人上当……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的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暴露出网络药品销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网络销售药品因方便、省钱而广受欢迎。早在2019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额已达1251亿元,且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但监管体系尚不能与高速发展的网络药品销售市场相适应,亟需通过升级监管技术、加强专业人员配置、压实第三方平台责任等方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不法分子网上开药店

售卖假药害人不浅

2019年5月,深圳市民欧阳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药品广告,广告宣称有正规经营资质,药品经过五至七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于是他添加了广告上附的银川市黄氏中医诊所“黄医生”微信号。“黄医生”称数十天可治好欧阳先生的病,并提出需先缴纳定金,后寄送药品,用药三日后在线复诊。

欧阳先生缴纳定金后,很快收到快递来的40小袋药品,付款1186元。服用三天后,他感到并无效果,还出现头晕症状。微信询问“黄医生”,却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于是欧阳先生向银川市卫生监督所举报。

接到行政执法部门提供的线索后,银川市公安局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分局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侦查,很快打掉了位于宁夏银川和广西南宁的制售窝点,并于2019年7月底将14名嫌疑人抓捕归案。经调查,这个犯罪团伙通过互联网,已将假药卖向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境外国家,受害者逾6000人,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据公安机关查证,该案主犯李某贤原来从事煤矿经营生意,他和女友丁某看到网上有人卖补肾类药物,利润很高,便萌生了经营这个生意的念头。

李某贤出资30万元,由丁某找到熟人段某霞,用其身份注册了“和义升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并不具备食品和药品生产、经销资质。随后,丁某又联系上在广西一家药企工作的朋友郑某敏,询问是否认识可生产男性补肾养肾中成药的人。郑某敏向丁某推荐了自称“祖传老中医”、实际并无执业医师资质的黄某。

黄某曾在一家中医馆帮做小儿推拿和哺乳产后调理等工作。他通过查找书籍、资料,配制了一种药方,并在网上找到安徽一家生产袋泡茶的企业股东邓某,请其帮忙采购中药、加工成袋泡茶。邓某所在企业并无加工药品资质,但他为了挣钱,在自家附近的市场买齐中药材,请人帮忙粉碎,加工成半成品后邮寄给黄某。黄某雇人加工、包装药品,在外包装上印上邓某所在食品企业生产批号和资质后,快递给丁某。丁某设计了九种不同品名的包装,如“仲杞山参”“野生肉桂”等,宣传的疗效不同,实则都是同一种药品。

为推广药品,丁某找人在第三方网站发布产品广告,并通过图片处理等技术,在广告中附上用软件“P”出来的“黄玉霞”执业医师资格证和银川市黄氏中医诊所虚假门头照片。

随后,李某贤等人雇佣了10名并无药品销售资质的销售员,给每人配发一台电脑和4部以上手机,每部手机都注册了不同的微信号。当有人添加广告所附微信号问诊购药时,销售员就用培训习得的话术应答。

据销售员田某财供述,销售主要是以“黄医生”名义,根据话术单,针对不同男性性功能障碍问题进行解答,再“对症”开出一种或几种品名不同、内容其实毫无差别的药。如果有顾客怀疑是假药,就将其拉黑。丁某、段某霞等人还叮嘱,聊天时尽量用语音而不要用文字,尤其是不用“阳痿”“早泄”“中药”等名词,以防被网监查到;为避免风险,也不要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售药。

记者浏览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和近期相关新闻发现,此类假药案近两年屡有发生。此案主犯也是在微信平台看到他人售卖补肾药物盈利高,才动了这一念头。除了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不法分子还在淘宝、拼多多、闲鱼等电商平台售卖假劣药,以食品名义售卖添加违禁药品的减肥胶囊等。

监管网络售药难度大

检测技术亟待提升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药品网络销售市场迅猛发展,现行药品销售监管体系面临种种挑战。

宁夏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黑生虎说,宁夏目前负责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监管的人员60余人,而全区仅经销药品的企业、机构就逾9000家,“线下监管已经疲于奔命”。宁夏具备药品检测能力的行政机构只有一两家,检测设备和技术也较为落后。

据了解,目前,宁夏线上药品监管是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委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每月形成监测报告,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后移交稽查部门线下查处。“但能被监测到的都是备案过的合法经营企业,违法经营者看都看不到,怎么管?”黑生虎说。

此外,针对特定群体销售的“假药”具有隐蔽性,不少药品打着保健食品名义售卖,定性难。“很多假药吃不好也吃不坏,尤其像壮阳类药物,一般的消费者也不愿投诉,给执法造成很大困难。”银川市公安局环食药分局法制大队民警杜鹏说。

记者回访报案人欧阳先生。他说,自己之所以上当受骗,一方面是认为此类疾病“不便声张”,不愿通过正规渠道看病买药;另一方面也是看到网页上有“黄医生”执业资格证,感觉可信。

“在网上伪造虚假证件,成本非常低,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银川市环食药分局法制大队民警杜鹏说,假药案具有隐蔽性,所针对的特定群体主要是患有男科疾病、风湿类疾病等“顽疾”者,“卖添加违禁药品的减肥药的更多,根本查不过来”。

第三方平台企业大多在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那些地区此类案件集中,我们鞭长莫及,跨区域调查难度很大。”杜鹏说。

他还说道,假药网络流通轨迹不容易查证,难以向第三方平台追责。在银川这起制售假药案中,收取高额费用帮犯罪分子推广虚假广告的第三方平台,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电子商务法中的相关规定。然而,在执法人员向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移交线索时,发现因李某贤等人被捕,广告费数月未缴纳,广告公司已将相关广告下架,涉案证据已无法查证,只能不了了之。

药品销售“互联网”

应尽快装进“法网”

网络销售药品因方便、省钱而广受欢迎。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居民购药调研白皮书》显示,有近九成居民表示愿意在电商平台购药。

业内专家及基层执法人员认为,当前的药品监管体系尚不能与高速发展的网络药品销售市场相适应,亟需通过升级监管技术、加强专业人员配置、压实第三方平台责任等方式,将药品销售网络纳入“法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黑生虎、杜鹏等人建议,应支持各地建立健全网络药品销售监管机构,充实专业监测力量;同时,各地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应加强跨地域协作,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网络跨地域犯罪。

许多网络非法售药者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广产品。黑生虎建议,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微信、微博、QQ、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对接,利用第三方平台大数据监测到的线索进行精准打击。

专家建议,为压实第三方平台责任,可探索建立第三方平台先行赔付模式,一旦出现假劣药、违禁药,由第三方平台率先赔付消费者,促使平台提高入驻门槛。

群众是遏制网售假药犯罪的重要力量。黑生虎说,群众应掌握基本的药品甄别能力,学会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查询药品生产批号、资质等,并尽量通过正规渠道看病、购药,发现犯罪线索及时举报。

需求催生市场

逐利不能无良

近年来,我国药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整体药品市场终端销售总规模达到13600亿元,处方药市场规模达11569亿元,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巨大的处方药需求释放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利益空间。但与此同时,医疗资源匮乏、药价虚高、购买处方药困难等现实情况普遍存在,传统的线下渠道已难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要。相较于传统的零售终端,网售处方药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效便捷,提升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价格低廉,减少了交易成本。所以,现实需求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市场蓝海。

在强大的现实需求与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药电商追求利益无可厚非,顺应趋势扩展业务也没有错,但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遗憾的是,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些医药电商早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逐利不择手段。这既是对患者健康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严重的违法违规之举,不仅让构建保护生命安全的立法意图落了空,也让网络购药成为灰色地带、暗藏重重风险。

“互联网+医药”发展到今天,医药电商过度逐利、吃相难看,说到底是因为价值观的走偏、社会责任的缺位。第三方平台盲目扩张、抢占市场,但在产品的优化、监管上推卸责任,把用药风险推向消费者;资质良莠不齐的商家打着服务健康的旗号,在谋取私利上目无法纪、胆大包天。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保障用户健康这一问题上,社会责任应当排在第一位。

药品安全是生命线,合法合规是底线。忽视底线、生命线的企业,即便能够取得一时成功,但长久来看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试问,当最低10mg就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处方“毒”药硫酸阿托品片,随意能一次性网购多瓶;当用来治疗急性痛风的“秋水仙碱片”一再因为过量服用致人死亡,甚至对簿公堂。医药电商的行业发展如何持续?人们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保证?

医药行业,事关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漏洞。如何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上实现良性发展,需要企业切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离不开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引导。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听之任之。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权威曝光 B03煤老板摇身一变卖假药 2021-12-07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