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遏制“剧本杀”乱象亟需“法治剧本”

本文字数:1032

□戴先任

近年来,以“剧本杀”“密室”为代表的新兴娱乐活动正在市场上兴起,成了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活动首选。今年3月1日《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将在上海正式施行。上海也是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2月1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剧本杀”兴起于2010年前后,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客户,推出暴力凶杀内容的剧本杀项目,有的商家则在场景设置上添加恐怖、血腥元素,部分出格内容超出普通人心理承受度。另外,还有一些剧本杀店铺没有相应资质,在居民楼和公寓里开店,存在扰民与其他安全隐患。

剧本杀行业野蛮生长,隐患重重,一些未成年人也可能深受其害。如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将剧本杀的内容变得血腥恐怖,消费者中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辨识能力的未成年人“沉浸式体验”这些血腥恐怖的内容,就容易混淆现实和剧情,可能让未成年人效仿剧本杀中的剧情,会产生“教坏”未成年人的后果,甚至让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可能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剧本杀行业属于一种新业态,对剧本杀行业的相应监管仍显滞后。比如目前开办“剧本杀”门店的准入门槛较低,既没有前置审批条件,也不需要经过文化、公安等部门的内容审核。正因监管缺失,剧本杀行业才得以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上海率先在全国将剧本杀纳入备案管理,填补了监管空白,给其他城市作出了表率,有利于遏制野蛮生长的剧本杀行业。要加强对剧本杀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能继续让剧本杀行业野蛮生长下去,但要“拿捏”好监管的力度,要防失之于宽,也不可严过头,这样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长远发展。

对于剧本杀行业,要抬高准入门槛,严把准入关,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如禁止门店推出一些明显超出普通人心理承受度的出格内容,对剧本杀的内容严格把关。同时,还有必要实行分级制度,依据剧本杀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适宜性,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不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内容,商家要尽到劝阻未成年人参与的责任,比如要写上“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提示性告示。“剧本杀”的剧本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偏离了“价值正轨”。

呈野蛮生长之势的“剧本杀”行业需要相应管理与监管“导演”,监管要对“剧本杀”进行“剧情设定”,让“剧本杀”遵循“法治剧本”的要求,防范商家逾越社会价值底线甚至危害社会的“自由发挥”。亟待各地能够加强对“剧本杀”行业的监管,规范剧本杀行业,让行业发展步入正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遏制“剧本杀”乱象亟需“法治剧本” 2022-02-15 2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