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新春走基层

记者新片区现场体验集中执行

本文字数:1570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曹赟娴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某高新园区,7家企业未按期支付租金,金额高达550余万元,园区方虽拿到胜诉判决,无奈租金一直未到账,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

虎年春节首个工作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临港新片区工作站就这批案件开展集中执行。执行法官以实地调查、约谈等方式,刚柔并济,全力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现场调查

推动“僵尸企业”有序出清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执行工作站负责人周建国、执行法官张春燕一行来到被执行人某影视公司的办公地点,开展实地调查。这是浦东某园区内的一栋小楼,本是节后复工时期,该公司所在的办公区却十分冷清,几乎见不到在岗员工。公司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主营的影视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以前这栋楼都是我们的办公区,现在员工基本都遣散了”。

谈及员工,执行法官询问是否已经付清薪资,公司财务人员称还欠工资96万元左右。由于该公司目前外债已达到800余万元,而应收债权仅有淘宝店的押金1000元以及部分产品存货。公司因此提出,希望该案能由执行程序转入破产程序。

法官在初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后,对2021年度的会计凭证进行了扣押,并对库存货物予以现场查封。对于公司提出的“执转破”申请,法官表示将会进行全面审查,如果确实资不抵债、达到破产界限、符合破产条件,会第一时间引导公司采取执行转破产程序,并将案件移送至破产审判庭。

“我们也希望,通过‘执转破’帮助目前虽遭遇财务困难但仍具有市场价值的企业重整和解,盘活资产。对于彻底失去竞争力的企业也能帮助它们及时出清,实现市场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执行法官告诉记者。

当面约谈

积极救治有生存价值企业

对于这7起案件,此前法院已经采取网络集中查询,对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存款进行冻结,要求他们履行义务。其中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刘某在收到执行通知后,迫于执行压力而主动联系申请人,称有还款意愿,希望就还款金额和时间进行沟通,达成和解。

当天,经法院组织,在媒体记者见证下,双方进行了面谈。刘某表示,自己在能力范围内一定会尽力履行,但是由于公司运营不佳,目前仅能勉强凑齐20余万元进行偿还。申请人则认为,该金额与欠款总额之间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协商。

“对于故意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我们会拿出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而对于有还款意愿,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则依法给予一定期限,让他们尽快复工复产。”反复沟通后,执行法官为刘某再次争取到一些时间,要求他重新考虑还款方案,可以采取分期支付等方式履行,寻求和解。为此,法官也与双方约定了下次线上约谈的时间。

另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则在公司账号被冻结后,主动联系法官,要求确认执行款的本息、尽快付清后解冻账户,以便春节后复工复产。对此,法官表示将在确认后的3个工作日内解冻账户,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未来展望

持续优化新片区营商环境

约谈结束后,执行法官向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告知了案件最新进展,对于系列案件中剩余暂未查到财产线索的,下一步也会联动税务、公安等部门继续跟踪查询。高效的执行工作获得了律师的点赞认可:  “工作站的执行举措有力度、有温度,切实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我们看到了法院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努力!”

据介绍,浦东法院执行局临港新片区工作站投入运行一年多以来,在创新管理体系、加强协同联动、推动智慧执行等方面取得实效,执行质效显著提升,去年一年执行到位44340万元,执行到位率达33.2%。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闵金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浦东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下一步,工作站将以成立一周年为契机,继续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回应新片区内司法服务需求,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为新片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记者新片区现场体验集中执行 2022-02-16 2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