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107

事由:

近日,桂林市民唐先生称他岳母去世后,妻子想把岳母名下的手机号过户到自己名下,但拿着身份证、户口本、死亡证明等证件去运营公司营业厅,都被告知“证明不了母女关系”,要到居委会或者派出所另开证明来证明“我妈是我妈”。唐先生夫妇前后跑了4趟营业厅,还是没把手机号过户手续给办下来。  (2月19日《南宁晚报》)

百家讲:

证明“我妈是我妈”“我是我自己”等奇葩证明,政府部门多年前已明令禁止,如今相关部门一般不可能开具这样的证明,而一部分办事机构或单位,依然需要民众提供类似奇葩证明,才能办理手续,从而进入一个死循环。这种非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反映出工作人员心中根本没有把客户的利益当一回事,看似按照规章制度“公事公办”,实质是一种典型的教条主义工作作风。

这种不负责任的教条主义作风,监督部门必须予以教育和及时整治,立即叫停类似奇葩证明等刁难客户的做法。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应当简化过户手续,家属可凭亲属死亡证明及相应公证文件资料办理手续。

奇葩证明屡禁难止,也折射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真正从实际情况和客户切身利益来考虑。对此,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面对类似的特殊情况,要在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或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为客户办事提供方便,不要让类似荒唐做法再次发生。——丁家发

事由:

北京海淀区82岁的金女士被邀请参加了一个“回馈客户”的饭局,席间,一位讲师向大家介绍了一款产品,称是一种含林芝的复合压片糖果,可以包治百病,并且当天购买可以大幅优惠。在场的老人都很心动,金女士花5000元买了一套,还有老人花2万元买了四套,而这款产品的进价仅为9元。目前,4名诈骗老人钱财的被告均已获刑。(2月18日《工人日报》)

百家讲:

虽然,有法官表示,邀请老人参加饭局是一种新型骗局。但实际上,这么多年来,骗子的手法创新有限,基本上熬的还是那锅“老汤”,还是那些“熟悉的味道”,即包治百病、算术迷魂、打亲情牌。

要预防类似事件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这需要司法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向利用保健品“坑老”的公司和商家亮剑,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要加大处罚力度,以法律的刚性为老年人的权益和钱财兜底;以“零容忍”的态度,把越来越多的骗子绳之以法,形成一种高压态势和氛围,对行骗者起到震慑作用。

老年人之所以常常成为骗子的“首选”,很大程度上与其方方面面的认知能力在下降有关。不能让这样的骗局换个“马甲”再度上演,不能放任骗老人钱财成为一种“发家致富”的手段和门路。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必须守住的底线,也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关育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2-02-22 2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