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2022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种子“翻身仗”如何打 金融监管怎样完善

上海代表团首场“云采访”开启

本文字数:1689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怎样彻底改变我国种子产业“散、小、低、弱”的局面?金融资本市场的治理如何能更有效?3月5日晚上,上海代表团第一场“云采访”开启。张兆安、邵志清、朱建弟和柴闪闪4位代表相继走进云端会议室,围绕种子安全、金融监管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保障我国种子安全

“如果说,高科技发展依靠芯片,那么,农业发展一定是依靠种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指出,“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但还不是种子产业强国。对此,我建议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种子安全。”他表示,我国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种子产业发展较晚,落后于世界上的一些种业强国,对种子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他介绍,“洋种子”不仅占据了我国较高的市场份额,有的品种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我国原创性种子资源相对稀缺。很多物种资源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一些地方品种正在快速消失;此外,种子研发投入显然不足。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

加上育种是个长期的研发过程,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有效协作;科研育种人才支撑力度不够等因素,我国种子产业“散、小、低、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为此,张兆安建议着力保护我国的种子资源。他建议国家在进一步梳理我国种子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优势种子资源的保护力度,防止种子资源的消失和流失。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已经育成的新品种,保证种业市场的良性竞争,对侵犯新品种权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不敢再犯。

同时,健全关键种子基因库。编制和完善好我国本土重点保护种业品种的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品种,抓住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类似粮食育种基地的本土品种保护区。

第三,着力攻克关键种子的难关。根据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一些过度依赖进口的品种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农业、畜牧业、渔业品种,建议国家设立重大种子专项,引进专业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突破,加速我国种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

此外,张兆安还建议强化关键种子的研发投入,理顺科研和企业协作机制,着力培育领衔人才和龙头企业,还要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以《种子法》为核心,完善包括各项制度在内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包括种子产业外资准入制度、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同时,还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运行保障机制,以保证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能够有效运行。

资本市场监管关口前移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税降费政策深有感触。他表示,政府不仅是今年减税降费,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为了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国家一直通过全国财政财税政策来调节,主要从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等方面实施政策,让中小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化解风险。

“税费今年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政策力度很大。”他指出,减税降费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国家是用真金白银来解决中小企业困难,为企业雪中送炭,助推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朱建弟说。

上海作为一个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汇聚的城市,如何对于金融资本市场进行有效治理意义重大。对此,朱建弟在接受云采访时表示,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以对于监管这部分的工作是走在了前面。总体而言,上海的金融政策与风险监管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政府监管部门对于敏感领域以及国计民生领域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

但朱建弟也指出,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管控上,还需要完善一些法律法规,或者改进监管的手段和措施,特别是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完善。

而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他希望监管的关口能够前移,避免出现“马后炮”的现象。朱建弟还特别提到了浦东新区法规的落地。他表示,一行三会要积极研究相关的措施,保障法规的落地执行。除此之外,朱建弟还希望对于私募基金能出台引导规范,建立筛选机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2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A03上海代表团首场“云采访”开启 2022-03-07 2 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