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法治报通讯员 陆泽昭
平安志愿者、热心居民、暑期学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宝山警方通过不断凝聚新生社区可依靠力量,打造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的“连心网”,积极推动社区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小区事民警管”向携手共治的“小区事人人管”模式转变,在炎炎夏日中为社区安全筑起了一道清凉屏障。
小志愿者发挥大作用
“电瓶车是一种常见又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如果违规充电就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火情。”8月3日上午,在荻泾花园小区活动室里,宝山公安分局顾村派出所责任警务队长邓勇在社区“小小先生”课堂里通过鲜活的视频和案例给社区中的孩子们进行暑期安全讲座。
生动的讲座很快就起了效果,一位小朋友现场就“举报”邻居家有电瓶车“飞线充电”的情况,随即邓勇就陪着她一同上门进行检查劝阻,“小志愿者”的建议让邻居自觉收起了电线,并表示以后一定去集中充电点充电,这让小志愿者们充满了自豪感。
通过“小朋友带动大朋友”的社区工作方法,一方面能够为孩子们建立防火患、防诈骗、防溺水等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小小先生”成为社区民警的“眼睛”,从而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隐患清理和违规劝阻的难度。
消除居民“头顶上的隐患”
7月初,庙行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华勇在警民微信群中了解到,有个别居民利用楼顶空间私建“楼顶菜园”,遇到下雨天泥水外溢容易堵塞下水管,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楼顶排水功能。李华勇根据群众反映情况到事发小区各楼顶核实情况。
社区民警一方面上门向不愿配合自行整改的居民进行劝导,并提供了利用可移动泡沫箱在自家阳台或院子继续种菜的优化方案;另一方面会同由城管、环卫、居委和物业等组成的“平安联盟”,按照整改通知书的时间节点对搭建“楼顶菜园”产生的砖块和泥土进行集中清理,楼顶空间得以恢复原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