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孙晓光
本报讯 两不法人员利用货车过磅时的管理疏漏,废钢材回收商上演了一出“空车”大变钢板的把戏,也把自己送进了班房。近日经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起诉,奉贤区人民法院判处丁某、孙某犯盗窃罪,判处二人拘役6个月,宣告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丁某与上海某有限公司的生意合作已经有7年了,该公司厂区生产加工的废钢一直以来都是卖给丁某,平均每月一次,由丁某带着货车装卸废钢并根据当日金属价格行情结算。
刘经理与同事负责公司废钢的买卖事宜,2021年11月16日这天,他如常在厂区等待丁某及其货车来收购。这次丁某自驾小车在前,指引司机孙某驾驶货车紧随其后。货车过磅地与装货厂区有5分钟车程,且马路中有绿化带,需要掉头,所以丁某每次都是主动载刘经理等人往返两处。因为大型货车栏板较高,过磅时,厂区工作员一般只确认司机是否有下车,后厢是否有水迹,拍照记录数据和车辆牌照等。当天货车“空车”过磅后,丁某带着刘经理返回厂区许久,才等来货车,司机孙某解释说顺路买早餐耽搁了时间。
刘经理觉得这次货车返回用时太长了,十分奇怪,但因是长期合作伙伴,出于信任便未多问,但嘱托同事下次收购时留心细节。
2021年12月30日,因为之前有所怀疑,所以在孙某驾驶“空车”过磅之后,刘经理与同事们特意自驾跟在其后,想看看明明5分钟的车程为何会那么久。只见孙某驾驶货车根本没有立即掉头回厂,而是继续行至前方路段,打电话叫来一辆叉车,从本应是“空车”的后车厢内卸下8块钢板,然后再掉头返回厂区。目睹此景的刘经理当场立即报警,并先行返回与丁某、孙某二人汇合,假意装货以稳住对方。
随后,故技重施的二人被赶来的民警抓获,丁某、孙某对其盗窃事实供认不讳。丁某交代,虽然长期与该公司合作,但因近年行情不好,又临近年关,便动了歪脑筋想多赚点钱,于是说服叉车司机伪造“空车”假象,增加毛重。
2021年11月16日,两人在与上海某有限公司收购废铁的过程中,合伙通过在货车上装载钢板,假装“空车”过磅,增加自重,过磅结束后,卸载钢板再装废铁过磅,窃得该公司价值9000余元的废钢3.39吨,12月30日这天,当他们准备故技重施,再次实施盗窃行为时,刘经理已发现他们的盗窃行为并报警。
奉贤检察院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丁某、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依法对二人提起公诉。经过审理,区法院判处丁某、孙某犯盗窃罪,判处二人拘役6个月,宣告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检察官提醒,假“空车”真过磅,贪图小利,盗窃公私财物,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付出法律代价,还丧失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得不偿失,经商营业者们应引以为戒。对于合作许久的生意伙伴,也不应放松各个环节的交易流程,以免为“过度信任”买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