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丹鹰
疫情期间,我参加了所在小区的防疫志愿服务,2年前疫情初起时因女儿高考而未能参与,没想到这次还能为社区尽一份力。
起先我是以个人身份报名,后又作为市级机关支援一线防疫的下沉干部,被属地街道(镇)和居委安排在自己小区工作。一个月后,因前任请辞,我被居委“火线提拔”为楼道管理员,随后工作量陡然增加:除了安排楼门值守、组织抗原测试、协助核酸检测以外,还要协助居委发放本楼道的防疫和保供物资、统计分发团购生活必需品;楼里老年人多,又有瘫痪病人,特殊生活问题和寻医问诊经常求助于楼管。服务他人的同时,我还要照顾自家人的一日三餐,想法子为住在别区的父母采运生活物资。后半夜才睡,清晨6点又被叫醒、一边炒菜一边转发居委通知和处理工作事务,都已是家常便饭,最累时随便靠靠都能进入梦乡。
彼时的身心疲累已非言语能形容,但更烦心的是个别居民的不理解。记得有次因为接受分发快递怎样符合防疫要求,大家在微信群里表达不同观点,一位之前关系不错的邻居在争论后拉黑了我,让我着实想不通。这样的事多了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可当看到更多居民在遇到生活问题时无助又急切的神情,物资不富足却仍不断有人悄悄挂食物在我家门上时,我又破防了,几经思量后坚定了初心。不久,拉黑我的邻居和我“重修旧好”,甚至比之前更关心体谅我,我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人人心里有杆秤,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段经历虽苦却收获满满,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还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励我的成长和进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思维方式,我若意识到封闭太久极易使人心理产生负面情绪,看待事物会稍显极端,就不会因个别偏激言语而动气争论,而是以安抚、劝导为主,此时说教和指责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激起逆反情绪。
让我更为欣慰的是,读大学的女儿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或许是受到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在全市解封后积极投身于小区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和街道(镇)组织的其他志愿服务当中,40度高温天也坚持户外活动不抱怨。让我们的下一代传承到“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友爱、互助、奉献、进步”的现代志愿者精神,其社会意义远大于具体志愿服务本身所带来的,这样的收获实在是意外之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