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上海)律师事务所 王丹丹
说到家庭暴力,人们通常想到的都是丈夫殴打妻子,殊不知现实生活中妻子对丈夫实施家庭暴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相较于女性多遭受的是身体暴力,男性遭受的则常常是精神暴力,最常见的是情感和经济控制,比如禁止和异性说话接触、报告行踪、查手机、被要求上交银行卡、经常遭到贬低谩骂等。
这种精神暴力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广泛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也容易出现精神和心理问题,导致自卑、自闭、暴力倾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国自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反家庭暴力法》。这部法律不是专门为了保护女性而制定,同样也适用于对男性的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精神暴力被认定的比较少。
由于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很多男性在遭受家庭暴力后,担心被嘲笑而选择了忍气吞声,也有的男性想要寻求帮助,却发现女性有妇联组织,男性却没有相应的组织……由于精神家暴取证难、认定难,人们对精神暴力的认识不足,也使得很多受害者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受到了精神暴力,有些受害者甚至不知道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
面对家庭暴力,男性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也不是。笔者认为,面对家暴,男性首先不要因为害怕被嘲笑而选择沉默,要勇于说出来,积极向社区或者反家暴社会公益机构寻求帮助,也可以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介入或者向法院起诉。
实践中,不乏法院判决实施家暴的女性向男性受害者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的判例。
笔者承办过一起男方遭遇家庭暴力的案件,最终法院判决女方赔偿男方三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笔者还曾办过一起案件,男方出轨被女方知道后,女方要求男方下跪、磕头认错,并录制成视频,事后女方时不时将男方磕头认错的视频拿出来羞辱男方,给男方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经笔者调解,双方最终协议离婚,化解了双方的敌意。
遭受家庭暴力之后,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可以也应当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遭受的是身体暴力,一定要及时报警和就医,并保存好受伤的照片、伤情鉴定报告、医疗记录、警方出警记录等关键证据。
如果遭受的是精神暴力,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证据,必要时可以请知情人士帮忙证明,若曾就医或咨询心理医生,也要保存好就医记录或咨询笔录。
当家庭暴力无法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必须要走诉讼程序时,这些就会成为法院认定家庭暴力的依据。
如果遭受的是身体暴力,一定要及时报警和就医,并保存好受伤的照片、伤情鉴定报告、医疗记录、警方出警记录等关键证据。
如果遭受的是精神暴力,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证据,必要时可以请知情人士帮忙证明,若曾就医或咨询心理医生,也要保存好就医记录或咨询笔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