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129

事由:

近日,据广西消防,柳州市一男子三次盗窃总价值15190元的消火栓,并以1个87元的价格作废品卖出。9月9日,鱼峰区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9月17日澎湃新闻)百家讲:

消防栓是重要的灭火设备,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消防栓被损坏,或者被盗窃,又不能被及时发现和修补,其危害相当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战士赶到火场,才发现“有枪没有子弹”,必然延误灭火救援,或将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难道只有窃贼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当然不是。盗窃和收购消防栓都属于违法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事实上,收购者明知消火栓是盗窃来的,仍然收购的,则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盗贼的共犯。就本案而言,也不只是盗窃男子受到了法律的惩处,收购消防栓的废品店老板李某,也一样被警方刑拘。

保护消防栓,就是保护公共安全。无论是谁,发现盗窃消防栓的行为,都应及时报警,共同维护“生命之栓”。作为废品收购的老板,如果不愿及时报警,至少也不能助纣为虐,收购消防栓。毕竟,我们从源头打击盗窃消防栓的行为,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堵死销赃的路径。

消防栓不能损坏,不能盗窃,不能收购,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窃以为,要想从源头保护“生命之栓”,就需要公安和消防部门加大精准宣传力度;当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每个消防栓的安全。  ——黄齐超事由:

日前,一名荒唐代驾因醉驾被刑事拘留。据代驾彭某交代,自己以前干过代驾,现在还保留着一件某代驾公司的马甲,以为穿上马甲,交警就不查了。  (9月17日极目新闻)

百家讲:

尽管《代驾经营服务规范》已于2016年6月开始实施,填补了部分层面的空白,但其只是行业内的非强制性标准,只能寄望于相关企业自觉遵守,执行效果可想而知。而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依旧欠缺。代驾绝不仅是一种服务,也不只是一种经营模式,代驾是陪着我们走过一段生命旅程的安全制度,应尽快通过立法进行明确规范。一旦代驾有了安全保障,加之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提高准入门槛,有关部门对代驾的监管,就游刃有余了。

代驾醉驾被刑拘,再次提醒监管部门:必须立法治理代驾,让“黑代驾”付出违法代价。首先,将代驾纳入道路交通法管理范畴,统筹代驾业务的相关监管主体,明确代驾企业与司机的准入标准。同时,进一步明确“车主-代驾公司-司机”的权责关系,为可能产生的纠纷划定评判标准。对消费者来说,寻找代驾要走正规渠道,应通过正规网络平台,切莫私下找代驾司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服务前检验代驾的驾驶执照等证件,索取相关凭证,是规避风险的好方法;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也是对“黑代驾”的一种有效打击。——汪昌莲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2-09-20 2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