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综合

“民告官”纠纷有了“新解法”

浦东通过行政争议多元调处工作,助推“案结事了”

本文字数:1567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近年来民告官纠纷并不鲜见。为探索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进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护航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日前浦东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签约揭牌仪式暨行政案件审判白皮书发布会在新区办公中心召开。这也意味着在浦东,除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又有一条“新路”,通过行政争议多元调处工作,助推行政纠纷“案结事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斌,浦东新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浦东新区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马雪波,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曾国丹,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静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静等出席仪式。会议由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唐斌主持。

会议发布了静安区法院2021年度涉浦东新区行政案件审判白皮书、浦东新区法院2021年度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白皮书;并通报了2021年浦东新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情况。据了解,全市行政诉讼实行交叉管辖,浦东新区的相关行政审判案件由静安法院管辖,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由浦东法院管辖。2021年,静安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066件,其中,受理以浦东新区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案件557件,占静安法院2021年审结行政案件总数的53.1%。运用行政调解方式化解率比2021年全市法院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协调化解率高出5.96个百分点;2021年,浦东新区法院共受理并审结涉浦东新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80件,在涉征收(拆迁)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方面,经协调化解促成签约撤回率为近三年之最;浦东新区司法局2021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49件,案件量显著增加,通过过组织谈话、调解等方式助力提高行政复议调解成功率。

随后,张斌院长、张磊书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张斌宣读调委会首批调解员名单,并为调委会首批调解员颁发了聘书。

据悉,“调处中心”由浦东新区政法委推动静安法院、浦东法院、浦东检察院、浦东司法局共同成立,是专门协调化解浦东新区行政争议的平台。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负责协调化解辖区诉前、诉中阶段的行政争议案件及浦东司法局移送的行政复议案件,并对当事人予以法律上的释明和引导,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发挥好静安法院、浦东法院、浦东检察院与辖区各相关行政部门和街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力求案件处理结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会上,静安区法院、浦东新区法院、浦东新区检察院、浦东新区司法局四方主要领导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工作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调处中心”的功能定位、调处范围、工作流程、联动化解等相关制度。

张磊书记指出,推进行政争议多元调处工作,一要突出一个“先”字,进一步提高站位,争当示范引领,力争把“调处中心”打造成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促进平安浦东建设的“服务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器”,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行政争议调处模式,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浦东经验”。

二要突出一个“联”字,进一步多方协同,发挥各方优势,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府院共建、司法协同、多元联动”的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新格局。

三要突出一个“治”字,进一步更新观念,推进依法行政。要积极探索源头“联动防讼”、诉前“联治减讼”、诉中“联调化讼”、诉后“联合息讼”的行政争议“全周期调处”模式。

四要突出一个“实”字,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充分发挥调处中心优势作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5“民告官”纠纷有了“新解法” 2022-09-26 2 2022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