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无主行李”变身盲盒出售

律师:即使是遗失物也不能随意占有处置

本文字数:1456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中新网”报道,近来盲盒以其商品的不确定性与新鲜感,广受年轻人的欢迎。食品、玩具、衣饰……各种商品都被包装成盲盒售卖,花样百出。

最近有网络博主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无主行李箱盲盒的开箱视频。视频中,博主称自己在网上只花了1000元,但开出了3000元的化妆品等物品。

这些行李箱是否真的无主?买卖无主遗失物又是否会涉及法律问题呢?

网售“无主行李箱”

视频显示,博主用工具将箱子打开,逐一展示其中的物品:衣服、化妆品、相机内存卡、玩具……她宣称,较为贵重的,是一盒价值3000元的化妆品、一条价值4000元的项链等物。

“回本了!”她反复说道。

另一位博主则发布过三个行李盲盒开箱视频,卖家发布的商品详情写道:“什么东西都有,也有顾客开到手机、金银玉器之类的。”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一些电商平台有少数店铺贩卖此类盲盒,标价有189元、760元等。此外某电商家标注的商品关键词中,出现了“盲盒”“女大学生”“衣服”“鞋子”等字样。

在商品详情中,一位商家写道:“开学在即,您孩子正需要一个行李箱,内有盲盒,有大学生暑期课程遗弃的,整箱发货,您还有意外惊喜,多划算。”

在评论区,有顾客称开出了小笔记本电脑,“已经拆了卖掉了,小赚”。

也有顾客表示不满,“几件垃圾堆捡的衣服,包括烂箱子,收到后全丢垃圾桶,臭气难闻。”

当被问及行李箱是否有密码锁,商家表示,密码多为000、123、111,“多数是这三个,挨个试试,再不行就有解锁方式交教给你”。

行李箱来源存疑

这些行李箱究竟来源于哪里?是否真的无人认领?

一位博主在视频中表示,卖家声称这些箱子是租客拖欠房租,联系不上,抵押的行李箱过了赎期。电商平台的商家则说,有的是老城区拆迁留下的,有的是学生毕业后遗留的,“这些都不会有人来找的,是在宿舍走廊上的那种,在床位上的箱子不敢卖。”

而开出3000元化妆品的博主则展示了疑为机场的行李挂失牌,显示托运日期为2022年6月27日,地点为义乌机场站,该博主的收货日期则为7月21日。

在后续央视新闻的报道中,义乌机场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吊牌并不是机场的,“我们的机构名称叫义乌机场公司。”

记者就失物保存时间问题咨询了北京、山东等地机场失物招领处的工作人员,被告知保存时间均超过两个月。

“我们这里会将遗失物品保存一年,如果长期无人认领,会交由上级库房保管或处理。”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遗失物不能随意占有

在视频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这些行李箱可能是卖家将一些不要的、卖不出去的杂物装进去,“价格乘以三,当盲盒出售”。

对此,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金星表示,如果盲盒中的物品并非商家宣传所言,或商家将遗失物作为卖点,将涉及虚假宣传、民事纠纷等问题。

而对于真正遗失的物品,她认为应该分情况讨论。

一方面,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及时通知其领取或发布招领公告。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如果获得遗失物,数额较大且拒不返还的,可能涉嫌侵占罪。即便遗失物确认找不回主人,我们也是无权处理这些东西的。”

她表示:“如果获得遗失物,不要自己处理,最好尽快返还或者交给相关部门。如果最终没有找到主人,相关部门会进行拍卖,所得金额归国家所有。”(刘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无主行李”变身盲盒出售 2022-10-10 2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