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随笔

修复圆明园遇上诈骗案

本文字数:1197

欣欣向荣 赵振宇 篆刻

□沈  栖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同治七年(1868),御史德泰在内务府怂恿下提出修复的动议,奏称:资金来源是“京外各地,按户按亩按村,鳞次收捐”。军机处拟旨痛斥其显违“永不加赋”的祖训,结果德泰被革职而自尽。

同治十一年大婚,翌年归政。“为(慈禧)颐养计”,内务府又重提修园一事,用“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的办法兴工。尽管有朝臣文祥、沈淮等人反对,认为修园“徒伤国体而无济于事”,但慈禧对修园一事兴趣甚浓,且亲自参与策划,刚亲政的同治帝当顺从之。

修园最为要紧的是木材。内务府向盛产木材的四川发册,开需用楠柏陈黄松木径四尺至七寸、长四丈八尺至一丈五尺,共3000根。四川总督吴棠奏称:道光初年奉旨采办楠柏417根“已属不易”,“此次需用,较前多至数倍,内地经由滇发各匪,相继窜扰,成材巨木,多被毁伐,无从购觅。”巨量的木材缺失,导致修园停歇。

此时,内务府司官贵宝受骗,闹出了一起荒诞不经的诈骗案。

骗子名叫李光昭,52岁,广东嘉应直隶州人。他靠卖茶叶积攒的钱捐了一个候补知府。同治十二年六月,李光昭进京贩卖花板,与内务府大臣诚明、前署内务府堂郎中贵宝、内务府候补笔帖式成麟相识。得知修园亟需木材,他便自称:“情愿将数十年商贩各省,购留香楠樟柏椿梓杉等巨木,价值十数万金,砍伐运京,报效上用,不敢邀恩”。为了博得内务府的信任,他还煞有介事地建议:“准其将所运木植报明地方官,详情督抚验证”,并“请派员同运”。

其实,李光昭手头根本没有木材。得到同治帝恩准后的半年,他打着“圆明园李监督”的招幌,到了福州、香港等地收购木料,甚至居然“代大清皇帝与洋商立约”,在福州通过美商旗昌洋行,向法商购买了一批的木材。李光昭声称化了30万两银子,实值5万余两,且只付了定金10元。木材如期到了天津,付款提货时才露出破绽,美法领事找上了清廷。同治帝震怒!

倘论这一行骗成功,同治帝也有责任。当朝廷听信内务府将购木一事交付李光昭时,朝臣已有奏报。如湖广总督李瀚章指称李光昭“素行不端”,“其欺罔情形已可概见”;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密奏:此人“不知有何官职”,且“有前科,应令归案,秉公讯办”;四川总督吴棠则查报实情:“各巡道督饬各地方官确查,兹据永宁、川东、川北各道,陆续具禀遍访各属山厂木商,及地方耆老,咸称数十年来,未闻有外来李姓客商,在川购办木料,存留未运之事,近数亦无李光昭其人,采办木植,殊属毫无凭据”。是亲政伊始的同治将折子收下却未批未查,才使李光昭肆无忌惮招摇撞骗。

丑闻败露后,修园停工。同治帝将此案交李鸿章“亲提复讯”。结果,李光昭“罪已至死,应无庸议”,“拟斩监候秋后处决”(这也是罪有应得),而内务府舞弊则以“查无实据”复奏,贵宝等人仅予以革处的行政处分。从此内务府投桃报李,李鸿章屡获清廷重用与此似有关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8修复圆明园遇上诈骗案 2022-10-17 2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