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飞
唐代是诗的盛世,唐诗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最高的黄金时期。唐诗给人以力量,不少诗句都是励志名言,激励着多少代的人们,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劲,勇往直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朝诗人、书法家颜真卿的诗句,该诗句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年华,刻苦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中诗句。李白在天宝元年(742)第二次去长安,是奉唐玄宗的诏令入京觐见的。他高唱“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心想这次肯定能够施展才华,建立功业了。谁知唐玄宗召见李白,只不过是慕他的诗名,要他做个颂扬圣德的御用文人,这使李白很感失望。后来,又被高力士等谗毁,被迫再度离开长安。这些诗句就是将要离开长安时作的。李白感叹:行路难啊!行路难,前途坎坷曲折,我将置身何处?但是,诗人对未来仍存有幻想,仍深信自己“乘长风”“济沧海”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得到实现。李白这种在遇到困难时仍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人以希望和进取的鼓舞。
在唐诗中,也有不少军事题材的诗词。这些诗有不少是歌咏前线将士的,因而对后来者应征入伍、保卫国家疆土有激励鼓动作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佳作。前首歌颂爱国将领李广,他虽命运多舛,终不能封,但却英勇善战,使敌闻风丧胆;下一首赞扬征战边关的战士,他们身披铠甲,身经百战,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回还的战斗精神。
2005年5月,我参加了国家安全部在敦煌举办的笔会。与会人员中有曾经在部队参加自卫反击战的战友,我们相约驱车来到玉门关遗址,看到那雄伟的土围建筑时,情不自禁地默吟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诗句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彩,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两年后,我和笔友又相约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航天城)采风。
“云海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
今天,当我国嫦娥号奔月计划不断实现以及宇航员多次在太空活动时,重读这些唐朝《嫦娥》诗,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