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文
谣言自古有之,讲述最多的是三人成虎与挖井得人。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庞葱陪同太子去邯郸做人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人说街市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半信半疑。”“三个人说街市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寡人相信啊。”庞葱说:“街市上本来没有老虎,但是三个人说有,您也就相信了。我要去的邯郸离大梁比街市远很多倍,我离开大梁后,诽谤臣与太子的人可不止于三个,愿大王您在那个时候能够明察。”魏王说:“寡人知道怎么处理。”果然庞葱与太子离开后,诽谤他们的坏话就传了出来。后来庞葱与太子从邯郸回来后,魏王没有接见他们。这则故事是用寓言讲述谣言的危害,希望魏王不要相信谣言,然而魏王没有做到。
挖井得人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宋国有个姓丁的人,由于家里没有水井,因此特派一人专管打水的事。后来他家要打一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需要得到一个人帮忙。”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于是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宋君听到后,就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需要得到一个人帮忙挖井,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对于这个故事应该怎样对待或评价,书中原文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听到这样的传言,不如不听。
对于谣言,或是传播的纷纷扬扬的不明真相的传闻,普通的社会成员该如何应对,这是考量个人思维逻辑的问题,唐朝程皓的故事可以给人一点点启迪。
《唐语林》记载:检校刑部郎中程皓,做事周密谨慎,从来不议论他人的长短。同事们聚会时,经常会发生议论他人他事是非曲直的情况,但每次程皓都不参与同事们的议论,而是坐在一旁缄默不语。等到同事们议论完了,程皓才慢慢地替他人他事辩解:“此皆众人妄传,其实不尔”。(这都是别人乱说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有时候还列举他人他事的长处。有一次,程皓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辱骂,在座的人都惊愕不已,并替他愤怒,没有想到程皓却不动声色地起身避开了,说:“彼人醉耳,何可与言。”(这个人喝醉了,说的全是醉话,不要与他多说。)
《郁离子》中有一个《蛇雾》的寓言。幽谷里的人害怕太阳,就居住在山洞里。山洞里有蛇能放出蛇雾,人们就凭借蛇雾出入幽谷。于是神巫就欺骗幽谷里的人说:“我的神已经吃掉了太阳,太阳没有了。”幽谷的人就信以为真,废弃了山洞搬到了高处居住。羲和氏的儿子路过那里,对他们说:“太阳是不会消失的,那是被蛇雾遮蔽了。妖邪不能战胜正气,蛇雾散了,阳光又会强烈起来。”幽谷的人听了羲和氏的话后,就去问神巫,神巫害怕谎言被戳穿,就不再散布谎言。后来蛇死了,雾就散了,太阳出来后,把幽谷里的人都晒干了。
程皓的性格周密谨慎,做事就会认真仔细;闲谈勿论人非,就会多思己过,三省吾身,就不会祸从口出,惹祸上身;对待针对自己的诽谤不动声色地淡然处之,是大度更是智慧;当然,谣言在程皓这里也断掉了传播的途径。
蛇雾就是蛇雾,蛇雾只能暂时遮蔽太阳。谣言就是谣言,谣言永远不会掩埋真相。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信谣,不传谣,像程皓一样缄默不语,闲谈勿论人非,冷静地对待谣言,谣言必定会自行破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