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全链条打击“身份证”黑产

本文字数:933

资料图片

□戴先任

近日,记者在QQ、百度贴吧、58同城等多个社交平台及招聘软件上发现,有不少卖家隐匿于各网络平台声称可出售“身份证”,有的还称可制做“高仿身份证”。(11月12日澎湃新闻)

制售假证、使用假证的乱象由来已有,使用假证的有欺骗用人单位的员工,也有拿假证用于逛景点,从而享受门票减免优惠的游客,还有些人则直接拿来行骗,或是用于其他的犯罪活动。相比于一些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等等,“身份证”黑产带来的危害往往更大。这些“身份证”就可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护身符”。

对于“身份证”黑产带来的危害,显然不可小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是公民最为重要的法定身份凭证。“身份证”黑产,扰乱身份证管理秩序,还可能成为一些违法犯罪的“帮凶”。

要遏制“身份证”黑产,就要斩断假证买卖的灰色产业链,首先要能严惩假证制售者。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买卖身份证构成犯罪,出售个人身份证也是违法行为。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如果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

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身份证”黑产潜滋暗长。对此,需要网络平台能够尽到管理责任,加大平台治理力度,堵住管理漏洞,不能让网络平台成了“身份证”黑产的“栖息之地”。监管部门也要督促平台履行好主管责任,网络平台和相关部门要能加强合作,对“身份证”黑产实施有力打击。而且不仅要打击“身份证”黑产的卖方市场,还要打击买方市场。在以往,对于假证案件,一些地方多只是对制售假证的商家予以惩治,对假证购买者却不会追究相应责任。假证购买者没有违法成本,购买假证的不当需求、违法需求得不到遏制,这也就给了制售假证滋长的空间。

要斩断“身份证”买卖的灰色产业链,实行线上线下一体打击、“全链条打击”,抓好源头治理,只有堵住“身份证”黑产等假证买卖的治理漏洞,拧紧责任链条,才能彻底清除“身份证”黑产链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全链条打击“身份证”黑产 2022-11-15 2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