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王畅 童画
“缪阿婆,您申请的国家司法救助金我们给您送来了,您的赡养问题现在也解决了,您保重身体、安心养老!”在浦东新区某村一间农家小屋里,92岁的缪阿婆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眼角泛起泪花。
通过检察院支持起诉,近日法院判决缪阿婆五子女支付从2022年1月起每人每月负担原告缪阿婆一般性生活费、医药费、雇人护理费合计1100元并从今年开始起各负担原告缪阿婆已产生的医疗费自负部分的五分之一。之前对支付母亲的赡养费最有意见的大儿子如今已不再有异议:“我以后会和弟弟妹妹合力照顾母亲,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看到如此情形,承办检察官刘红娜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这起赡养费纠纷支持起诉案件至此画上了句号。
缪阿婆的无奈之举
今年年初,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了一条来自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求助线索,92岁老人缪阿婆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向自己的5个儿女索要赡养费。
92岁高龄的缪阿婆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两年前的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她股骨胫骨骨折卧床至今,生活无法自理,其间多次住院治疗,长期需要专人护理。虽然育有二子三女,但面对新增的护理费、生活费等赡养费用,几个儿女却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这位九旬老人的无奈之举。
检察官第一时间调查走访、上门探望老人并向当地村委会核实后发现,其实缪阿婆的赡养难题之前就有征兆。
缪阿婆居住在紧邻小儿子家的一间小屋里,平日里多受小儿子与大女儿照料,她的5个子女都是条件普通的农村家庭,收入主要靠打零工。
早前,5名子女就曾因母亲的赡养问题产生过龃龉,后来确定每人每月向缪阿婆支付600元赡养费用。但随着缪阿婆骨折住院后请了护工照顾,每月多出来5000元的护理费,仅靠原先子女赡养费以及缪阿婆每月拿到的农保补助,不足以支付相关护理与生活费用。
检察官还了解到,身有残疾的大儿子受条件所限,对于之前每人600元赡养费的分配方法已经颇有异议。面对如今缪阿婆增加赡养费、找护工居家养老的新诉求,5个子女之间久久不能达成一致,甚至产生了纠纷。
支持起诉,为老人“撑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支持起诉的对象主要有困难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扶贫对象、法律知识欠缺等不敢或不便进行诉讼的特殊弱势群体。
经审查确认缪阿婆的求助情况属实后,浦东检察院认为,该案符合民事支持起诉受理条件,决定支持起诉,并于今年3月依法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制发支持起诉书。
今年7月,浦东法院就此案公开开庭审理,浦东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起诉。检察官当庭宣读了支持起诉书,阐明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职能,认为子女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是浦东检察院首例因老年人赡养费纠纷支持起诉、首例派员出庭支持起诉的案件。
与此同时,考虑到在法院尚未判决和执行期间,缪阿婆的生活没有保障,承办检察官将该案司法救助线索及时移送第六检察部。经过审查,第六检察部检察官认为缪阿婆符合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随即与缪阿婆的代理人(其小儿子)电话联络,告知其所需准备的申请材料,并在材料递交后3天内完成了审核工作,作出为缪阿婆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的决定,解决老人家眼前的困难。
今年8月,法院宣布本案判决结果,由被告(即缪阿婆五子女)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从今年1月起每人每月负担原告缪阿婆一般性生活费、医药费、雇人护理费合计1100元;从今年1月起各负担原告缪阿婆已产生的医疗费自负部分的五分之一。
检察官再次来到缪阿婆家时,又和阿婆的5个子女谈起了心:“赡养老人是义务也是责任,家庭内部纠纷还是要内部解决,家庭成员团结和睦了才能真正让老人安享晚年。”几个子女都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