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从3G到6G,他带队打造“量路尺”

——记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冯跃军

本文字数:1405

□法治报记者  夏天

“虽千万人吾往矣。”17年前,面对中国3G组网之初遭遇的测试仪器“荒”,进口代理商冯跃军誓要打破我国自主标准被“卡脖子”的枷锁。他坚决响应国家号召,把之前做外贸挣来的积蓄大把投入,甚至变卖家产,成立如今的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团队自主创新,逐步突破技术和市场壁垒,如今已与整个民族通信产业集群一道,实现了从3G、4G、5G到6G的跨越和腾飞。

进军3G受制于人,跨国公司开出天价

回望2005年,那还是一个以2.5G手机为时尚的年代,3G是被媒体赞誉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那时,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在技术、市场以及标准竞逐的国际舞台上没有太多话语权。于是国家决定在通信技术的迭代之际,大力推动自主3G标准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并以此为牵引,拉动自主技术创新以及本土产业加速发展,希望能一举拿下产业未来的主导权。

然而,稚嫩的TD-SCDMA首先必须弥合产业链短板,其中就包括填补通信测试技术和相关测试产品的空白。这一市场规模并不大,但地位举足轻重,应用贯穿全程,串联起整条产业链。“如果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比喻成‘信息高速公路’,那么测试仪器就是‘铺路’时不可或缺的‘标尺’。缺少测试仪器,3G组网将步履维艰。”冯跃军说。

因此,车头推进中国3G标准产业化的大唐电信找到了某老牌跨国仪器公司,请它为中国研发这一关键的仪器设备。而为此牵线搭桥的,正是于1999年成立的“创远电子”——当时还是一家代理进口仪器仪表的销售公司。可在上述跨国公司看来,投身中国自主3G标准阵营,为前途未知的中国客户研发产品,是一件不合逻辑的“傻事”。最终,经过仔细测算,那家老牌跨国公司报出了一个大唐电信无法承受的天价。

势起事成,“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全程亲历协商的创远团队来说,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自主标准被“卡脖子”,这让团队成员心里很不是滋味。

事实上,虽然当时创远的代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团队一直隐隐感受到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导致企业发展受制于人的滋味。这一次,作为领军企业的大唐电信再次遭遇被动,使创远电子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卡脖子”,那为什么不自主研发能满足中国3G需求的测试仪器呢?这不仅能让自己得到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机会,更能为国家和行业解围争气。

创远管理团队也认认真真算过一笔账:内部研发团队的规模大致要扩张5倍,成本将相应地急剧增加;未来多年,公司可能要把所有的盈利都投入研发。

“虽千万人吾往矣!”为满足研发资金需求,豪情满怀的冯跃军曾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卖房筹资,帮助创远渡过难关。当这种“背水一战”的意志传导到整个团队,原本的煎熬也就化为成长路上最好的磨砺。

自2005年创立以来,创远终始坚决响应国家号召,突破知名跨国公司设置的技术与市场壁垒,大胆探索关键技术,从而与整个民族通信产业集群一道实现了从3G、4G、5G到6G的跨越和腾飞。截至目前,创远信科累计承担了12个国家重大专项和13个地方项目的科研任务,同时以“国家队”身份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企业、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

“回顾17年发展,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感恩国家、感恩时代。”用创远信科创始人的话说:“国家和民族产业发展的大局,是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只有牢牢把握好‘做事’与‘做势’的关系,最终才能实现‘势起事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从3G到6G,他带队打造“量路尺” 2022-12-19 2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