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近日,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显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马某某持改装射钉枪,将医生白某击伤。目前,受害人正在接受救治。马某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2月3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起典型的暴力伤医事件。不管是医患纠纷引发,或是其他原因所致,都给当事医生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暴力伤医须用法治“药方”根治,应当零容忍严厉打击,将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切身利益及人身安全。
近年来,暴力伤医甚至杀医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广大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医生已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高危职业”。而暴力伤医事件中,大部分已经涉嫌刑事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考虑到患者病情等一些特殊情况,就对暴力伤医的凶手网开一面,免于或减轻处罚,将起不到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也就难以遏制暴力伤医事件。
为了保障广大医护人员的利益和安全,早在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28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因实施或参与涉医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或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自然人将被联合惩戒。
也就是说,暴力伤医不但要追究刑事等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受到社会联合惩戒,包括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高消费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可以说,联合惩戒措施,将让暴力伤医者在社会上“寸步难行”,由于违法成本巨大,患者及其亲属考虑到暴力伤医的严重后果,利弊权衡之下就会冷静下来,不敢肆意实施暴力伤医行为了。
其实,医护人员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希望尽可能把病人治好。患者及其亲属在医院接受救治过程中,如果认为医生存在一定的过失或过错而贻误了病情,或者遭遇了不公正、不公平的待遇,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所求,以解决纠纷和维权,切莫用暴力等极端方式,打击报复医护人员。而暴力伤医不仅无助于解决纠纷,还将进一步激化矛盾,加大医患双方对立情绪,甚至可能将自己送进牢房,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利益和人身安全,是社会各方共同的责任。根治暴力伤医,必须以法律为准绳,零容忍严厉打击行凶者,并实施社会联合惩戒,才能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保护好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