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华
《狂飙》口碑胜于《人民的名义》,年前开播之后,收视率一路飙升,网播市占率拿下半壁江山,豆瓣评分9.1。年过好了,但远超乎这部电视剧本身的话题仍在持续,人们茶余饭后言不离张颂文,这个自爆背不了台词、据说年收入几千的“最穷影帝”,因为这一次的“黑老大”角色演得“太真实”,而有网友建议“该查查他”。
这倒让我一下子联想起文艺界一位老艺术家曾一度传为佳话的“逸闻”:当年在《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的陈强,演出时被台下入戏太深的战士瞄准,险些酿成悲剧。张颂文在《狂飙》里饰演的高启强,是个反派角色。用导演徐记周的话来形容,《狂飙》的故事“勾勒出中国社会这二十年的变迁”。随着剧中倒叙的故事结构的循序渐进,张颂文的精湛演技,观众的步步代入,张所演绎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发家致富史,人们看到的,确实是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来的时代潮流中社会嬗变的纤维深处,难免不反观自照,难免不扪心自问。
《狂飙》是一部扫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剧中最终走上不归路的高启强,并非天生即成“黑老大”。一个在菜市场里卖鱼的不起眼的小摊贩,从被欺行霸市者凌辱到欺行霸市者最终成为其铁杆帮凶,从一个父母早逝含辛茹苦抚养弟弟妹妹的好大哥变成了邪恶的人生道路上愈走愈远的黑社会集团的犯罪分子,与其说是“背不了台词”的张颂文演出来的,不如说这部自始至终闪亮着人性光辉的艺术作品,本身就为成功而真实演绎一个清清白白的善者,缘何“黑”成了罪不容赦的恶人,提供了教人服膺、足以自省的思想底色。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其实都会在人生每一个绕不过的“路口”或随时经停的“驿站”,直面现实,作出跟从了自己内心而又坚持了正确初衷的选择。《狂飙》之所以叫座,恰恰就因为剧中几乎所有的主角配角,皆基于正必压邪、善必胜恶的深刻人文内涵,鲜亮地演活了黑又白、聚还散、离或合、淡也浓的如云人生;这样的一己悲欢,这样的杯水风波,是《狂飙》画面中的浮花浪蕊,更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人间真情之所在。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编导演精心打造的这部现实题材的《狂飙》力作,不乏创新。其中最大也是颇为成功的一次创新,就是带火了《孙子兵法》;《狂飙》让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销量“狂飙”,而其着力之处不是用于习惯上的正面人物,而是巧妙体现在一个心狠手辣、不动声色、步步为营的反派角色身上。按理说,置身于扫黑除恶复杂险峻环境的巡视督导组的纪委监委领导,很自然被塑造为熟谙兵法的运筹帷幄者,而且使与工于仗势弄权的大小“老虎”斗智斗勇的正面角色,艺术上更有着如虎添翼的发挥空间。《狂飙》中高启强这个“黑老大”对“围师必阙,穷寇勿迫”的活学活用,进一步揭示了贪污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胆大妄为的丑恶劣迹,并提升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古人云:“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狂飙》编导的这一创新,可谓别开生面,不啻高明和深刻。
一部具有现实及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能够让我们正视自己内心的“狂飙”,当然是一件好事。这些天来,社交媒体上广为传“颂”:曾800多次被剧组淘汰、遭受导演对其人格羞辱、始终坚持不死记硬背台词而是真正在体验剧情并驾驭人物上下功夫出彩、宁可冻死也不演自己不接受的角色……张颂文的这些“励志”言行,《狂飙》的一举成功,使之成为美谈。“随人作计终后人”,不光是演艺界,对于任何一个好学上进、努力工作、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人来说,唯有正视自己心中的“狂飙”,始终坚守不改正确初心,无需人夸好颜色,终将“自成一家始逼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