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新华社报道,如今弹窗广告“霸屏”、关不掉,“摇一摇”随意跳转等现象,让人不胜烦扰。
专家表示,这类过度推荐、无法关闭的弹窗广告行为违规违法,严重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多方建议,应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压实推送平台审查责任。
违规弹窗频现
互联网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页、软件、手机App等的时候自动弹出的广告。
近年来,我国对弹窗广告进行过多次治理,并颁布了《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使弹窗广告治理有规可依。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说,一些规模较大的浏览器和网络应用设置了明显的弹窗广告关闭标识,有的应用还提前几秒对即将出现的广告进行预告,用户可提前知晓、提前关闭。
然而,弹窗广告乱象在互联网中仍较为广泛地存在,让用户不堪其扰:
“不好关”,标识按钮“躲猫猫”。
“关不掉”,反复关闭反复弹出。
“摇一摇”、误触等造成恶意跳转。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弹窗广告往往按照用户点击、广告暴露时间或用户进一步操作的频次进行收费,所以会不断出现诱导点击、恶意跳转等乱象,上述行为存在明显的违规之处,应予以坚决打击。
治理为何这么难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超10亿,弹窗广告影响到每一个网民的上网体验。多方表示,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对它的执法又缺乏明确标准,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了困难。
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而收益很高,这是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网上咨询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可以办理游戏行业的弹窗广告推送。公司一名业务员说,如想在一些浏览器推送广告,需预充值6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费用,如想做开屏广告,即使是小广告位,每天的广告费也至少需要8万元,多则需要180万元。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目前常见的弹窗广告违法现象,处罚金额往往在3万元以下,与广告盈利相比较,罚款不值一提,很难起到惩罚和震慑效果。
加大监管力度
弹窗广告乱象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各类应用程序弹窗多且难屏蔽的问题。重点整治弹窗页面设置虚假关闭、跳转按钮,利用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诱导用户点击或自行跳转至其他链接。2021年,工信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专项整治,整治内容也包括对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等问题。
《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还明确提出,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关于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公众投诉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多轮有力治理下,弹窗广告乱象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未来,可进一步通过精细的制度规则、严密的管控机制、广泛的公共参与、理性的行业自律等多维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广告法专家刘双舟建议,进一步明确相关执法机关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管辖不明和职能重叠问题,同时提高违规弹窗广告的违规成本。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建议,应更加压实各方责任,明确相关标准,强化企业自我审查职责,促成行业自律的养成,完善信息筛选、编辑、推送等工作流程。
最后,还应动员行业协会、消费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治理乱象。刘德良建议,可发挥社会力量,建立更加广泛的反馈渠道。同时鼓励网民关注用户服务协议,合理维权。
(李紫薇 马志异 王怡静 王思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