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整治医美行业乱象,净化医美市场

本文字数:932

□吴学安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案例集中披露了医疗美容领域的主要犯罪方式,揭示了消费者选择医疗美容的常见风险隐患,警示消费者理性选择医疗美容服务。从检察机关起诉涉医疗美容刑事案件人数来看,此类案件排名前五的罪名分别为:诈骗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行医罪。(4月7日光明网)

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医师执业、非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数据显示,全国消协组织近年来收到的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居高不下,由整形美容导致的医疗事故也屡见不鲜。随着“颜值经济”的升温,医疗美容市场快速膨胀,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迷恋整形美容,不是割双眼皮、做隆鼻,就是打美容针。

在美丽消费升级、颜值焦虑的驱动下,我国医美市场出现蓬勃发展态势,新技术、新业态更新换代频繁,一些城市紧盯医疗消费热点,“掘金”美丽经济。目前非法机构、非法医生、非法药物扰乱医美市场,医美行业在经过野蛮生长阶段后,亟待迈过多道关口,以品质医美和健康医美的新姿态,拥抱新的消费市场。于是,一些整形美容机构也应运而生,且生意异常火爆。与此同时,一些藏身于居民楼打着美容院、美甲店等招牌的非法医美机构也纷纷冒头,让不少贪图方便、低价的爱美人士“颜财两空”,导致医美纠纷频发。

整治医美行业乱象,净化医美市场,一方面,要加强行业监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制医疗美容市场。国家必须明确医美行业的医疗性质,规定必要的门槛和资质,杜绝一些非法医美机构滥竽充数,打着“美容”的幌子做生意;另一方面,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强化合作,快速、有效排查医美“黑诊所”,整治正规美容店超范围经营。通过构建沟通协作,信息互通机制,从线索发现到打击查处,不断强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警方的衔接,联动执法,确保打击整治取得实效。

医美产业要健康发展,就要找准行业治理的管理盲区与难点,重点整治和肃清行业违法、非法、违规行为,有效扼制不良经营行为和经营乱象,才能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治理医疗美容乱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整治医美行业乱象,净化医美市场 2023-04-11 2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