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7月6日,西安市民张先生反映,自己在西安胜柯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多,公司地址在科技路高新国际商务中心。由于公司突然人去楼空,30多名员工被拖欠了两三个月工资,共计约百万元,有人生活因此陷入困境。目前已经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申诉,但结果未知。(7月7日华商网)
百家讲:
公司突然人去楼空,不支付员工工资,本质是恶意欠薪行为。然而,员工往往对此一筹莫展,面临尴尬维权境地。
员工的维权困境变相滋长了企业老板恶意欠薪的“胆子”,这导致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时,常以突然“失踪”的方式来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履职,竭尽全力解决员工讨薪问题。作为警方,应运用技术手段及时查出企业老板藏匿之所和联系方式,帮助员工“自救”。劳动监管部门要对欠薪老板实施惩罚性罚款,增加老板的违法成本,让其付出血的代价,促使其不敢欠薪,主动还薪。
相关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应该缩短行政仲裁和民事诉讼程序,实行一审裁决或者一审终审制,及时判定欠薪老板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履行法律义务。不让劳动者陷入维权困境,才是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许卫兵
事由: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马某某涉嫌在校期间非法获取学校内网数据,收集全校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并公开发布在网站上进行颜值打分。目前,北京海淀警方已经依法刑事拘留马某某,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当事件曝光时,中国人民大学在校生小琳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的?从哪里获得的”,随之而来的是愤怒以及被冒犯的厌恶。(7月7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保护学生个人信息,亟须“拧紧安全阀”。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总揽网络信息安全的《网络安全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有针对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法》、针对应用服务提供者做出要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学校要在内部制定并实施数据合规制度,从信息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以及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采取必要组织和安全权限措施,规范学生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比如设置信息安全部门,部署有利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信息管理中心严加管理,保护好超级管理员登录账号及密码,对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差异化设置信息查看权限。出现异常情况,能对信息使用进行监测、追溯,对信息窃取和攻击进行有效发现、防护和处置。
同时,通过普法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将信息素养培训作为师生基本素质必修课,普及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侵犯个人信息的危害和后果,引导师生关注和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因一念之差行差踏错,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付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