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海警局、上海海关缉私局、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共八部门在市三中院举行《关于建立环境资源民行刑案件衔接机制的工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工作备忘录》建立了定期会商、案件衔接、证据支持、配合协作、联合宣传等方面衔接机制,基本涵盖了环境资源案件衔接的全过程环节,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强化民行刑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与会人员前往附近园区开展全国生态日联合法治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宣传册、接受法律咨询等。同时还召开签约单位首次联席会议,就落实衔接机制的具体计划、当前环境资源领域法律适用的疑难问题等事宜开展会商研讨,并达成了一定共识。
近年来,市水务局严格落实水利部效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四项机制”,以重点打击长江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活动为切入口,不断深化与公检法部门行刑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今年6月本市首例非法采砂破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在上海海事法院宣判,在行政、刑事、民事手段综合施策之下,目前本市长江口水域非法采砂基本绝迹。同时,在侵占河道、违法取水、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等涉河其他事项案件衔接方面,全市水务部门也正在进行有益探索。
此次签约标志着全市环境资源领域办案协作进入了新时代,有利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高效开展,从根本上改变“执法手段弱、守法成本高、违法代价低”的现状,打出环境资源领域执法、司法联动的“组合拳”,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成为社会共识,成为生态环境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当前,按照国家“水公检法司”五部门的工作部署,本市正在大力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行动。下一步,水务部门将用足用好衔接机制这个平台,继续发挥司法助力作用,与相关签约单位联动发力、互助共享,共同推动本市环境资源领域案件衔接机制不断成熟,促使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协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