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百年前的上海旧椅子变废为宝成了海派家具、废弃的易拉罐经过雕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昨天恰逢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环保艺术节在徐汇区西岸艺术中心N馆拉开帷幕。本市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代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与中外生态环保艺术家齐聚一堂,共赏生态环保艺术盛宴。
此次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以“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为主旨,通过江南传统文化、上海海派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机融合,推出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三大艺术形式11项生态文化艺术展出,并结合“生态环保艺术发展分享及交流,通过五感六觉的艺术熏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更趋活泼,寓教于乐。
开幕式融汇了海派多元表演艺术形式。一首《垃圾分类再垃圾倒》唱出环保之心、由边角料制作成的服装,展现了海派华尔兹舞的经典之美……上海海派文化把中国传统哲学里的环保理念与当代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完美衔接融合,成就独具特色的绿色美学和生态文化。
而在展馆内,一系列环保装置艺术作品吸引眼球。其中,“变废为宝”家具设计系列作品来源于百年前收集而来的老上海旧椅子,通过修复、更新变成了如今颇具海派风情的精品家具。
现场还展示了多种创作方式的环保手工艺术作品,如用废弃面料重新利用,创造出的优雅独特的高定礼服系列作品《镜之焕》,有大学生的创作的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的系列招贴画,上海老城区改造拆迁过程的摄影艺术作品,生态环境部门退休干部夏德初则用废弃的易拉罐手工制作了多幅工艺画。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表示,以生态环保艺术节的形式庆祝首个全国生态日,就是希望通过生态环保与文化艺术融合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旧物利用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动者、践行者和享受者,并通过人文艺术与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有机融合,繁荣发展生态文化,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