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板子应该打“啥人”

本文字数:675

□金洪远

曾有人调侃:如今在上海,想找几个会说英文的小囡很容易,但找能说一口地道上海“闲话”的小囡却往往是稀缺资源。

我是深有同感。都说上海“闲话”的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但怨不得娃娃,同学、老师及周遭的同龄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在这样的语境里,你要力挽狂澜反潮流,扳龙头,那就勉为其难了。常常的情况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本来是“沪普”,一口塑料普通话,现在被小囡言传身教带了节奏,一口普通话操练得像模像样。

前几年,沪上电视台推出用上海闲话播报新闻,譬如《新闻坊》,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拂让人异常亲切,笔者也曾撰文为其推波助澜,但好景不长,现在偶尔有主播蹦出个把沪语,基本上是普通话全覆盖,沪语又退缩到壁角落。

上海方言是精粹,用其它语言交流,不属于真正上海人要说表达的意思,表达不出上海方言艺术情感,很难想象,如果一座城市没了属于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少了血肉和灵魂的空壳架,长此下去,沪语传承断层的危机让人担忧。好在沪上还有不少传承和保护上海方言者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弘扬海派文化辛勤付出并不懈努力的有识人士,因为肩负的使命和担当,让人为之敬仰。

笔者建议,为了不导致上海方言消失,有关教育部门引起重视,从小抓起,加强上海方言对孩子的教育,宣扬说上海话是每一个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自豪和责无旁贷。笔者还以为,上海电视台每天数档新闻节目应该拿出一档或是一个固定栏目用上海闲话来报,让这清新的风吹拂得更强劲些,大力推广沪语,不仅是为了一种地方性语种的恢复和延续,而且更应该是海派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板子应该打“啥人” 2023-10-16 2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