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
当前,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由此产生的大量寄递数据,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给快递贴上隐私运单,让个人信息“藏起来”。前不久,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召开推进会,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给快递个人信息加把“安全锁”。(11月9日《人民日报》)
今年4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快递运单“新国标”,明确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一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个人信息全部加密。此次,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又明确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这无疑是治理快递个人信息“裸奔”的一个好办法。同时,这也说明,“隐私运单”成为快递的“标配运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笔者认为,要让“隐私运单”成为快递的“标配运单”,还需综合施治。首先,需要加强快递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快递公司要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内控机制,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严格落实违约惩戒机制。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信息安全责任,严禁无关人员进出快递处理、存放场地;公司可安排专业人员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信息处理进行安全监控。其次,在技术措施方面,应加强安全验证建设。在采用传统的账号密码验证外辅之以其他验证方式,使快递员提高派件效率的同时保证隐私不被泄露。其三,需加强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仅向员工分配满足工作需要的最小操作权限和最小的可访问信息范围。
同时,要大力推行隐私运单、虚拟号码等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技术,鼓励电商平台与寄递企业打通信息瓶颈,配合做好隐私面单推进工作,从而在信息源头阻断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