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密室逃脱”类游戏广受年轻人包括未成年人的喜爱。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该类游戏的经营者通常为制造紧张、压抑、惊悚的氛围去选择一些狭小昏暗空间,极易发生安全隐患。本期封面案件就是一起玩密室逃脱引发的责任纠纷。
笔者认为,商家在设计此类游戏时应该考虑到消费者参与该游戏时的人身安全,增强游戏刺激性和体验感的同时,须履行注意事项告知及安全示警义务。如消费者在游戏中发生安全事故,经营者应承担及时救助责任,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此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应尽到一定责任,教导未成年人谨慎进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适度监督未成年人的日常消费。 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