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灵活版工伤保险给“小哥”吃定心丸

本文字数:718

□李英锋

不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由于不能与平台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事故后无法获得工伤保险理赔。人社部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七省市的美团、闪送等七家平台企业正在开展按单缴费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为“小哥”们带来了福音。(11月16日《工人日报》)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有工伤保险“护佑”,而大量新就业形态中的灵活就业人员靠什么对职业伤害进行保障?按单缴费的职业伤害保障模式是一个可行答案。这一模式是对工伤保险机制的创新和发展,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靠谱的职业伤害保障新选择,吃下了定心丸。

按单缴费趟出了职业伤害保障的新路径,破解了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难题。劳动者工作形式灵活,收入灵活,按单收益,按单缴费模式对应了劳动者的工作灵活性和收益特点。同时,保费较低,一单仅为几分钱,保额却较高——劳动者的就医费用,只要在工伤保险诊疗和药品目录中的项目都会全额报销。一则案例中,江苏南京一位参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险的外卖骑手在雨夜的送餐途中摔倒并遭遇高压电击后,产生了医药费用约50万元。目前,费用处于待支付状态,待医院出具医疗发票及费用清单后即可提供给人社部门进行报销。

按单缴费的职业伤害保障新模式强制要求平台企业承担保费缴纳责任,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且职业伤害的审核认定由人社部门负责,理赔申请程序简单快捷。从缴费责任主体、保障范围、审核管理部门等因素看,按单缴费的职业伤害保障模式与工伤保险模式在公益性上颇为相似,堪称“灵活版工伤保险”。期待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机制在更大范围全面铺开,把更多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覆盖范围,让更多“小哥”受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灵活版工伤保险给“小哥”吃定心丸 2023-11-21 2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