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027

事由:

据网信青岛,16日,即墨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公安分局对两名女子约谈。二人发视频称,“和母亲忙活一上午,300多斤大葱,卖了不到40块钱。”经核实,上述信息系虚构。(11月19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不能让“卖惨摆拍”的“老剧本”一再上演。针对于此,直播平台应该负起自身责任,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就如针对色情、暴力等违法直播一样,对于“卖惨摆拍”等违法违规视频、直播,平台也有责任中止其直播服务,下架此类视频。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不能放任“卖惨摆拍”等视频在网络空间放肆生长,有的“卖惨”视频还涉嫌诈骗,违反《慈善法》,要能依法打击这些诈骗行为。所以,对于摆拍“大葱贱卖”的涉事主播,就不能止于约谈,平台、相关部门还有必要予以相应惩治。

现在仍有一些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很多农户也并不容易,农产品“滞销难销”等问题也还较为常见,需要来自社会的聚焦与帮助,但要能呈现真实状况,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让农村、农户成了不法分子欺骗社会的道具,让爱心、慈善成了他们摆拍、牟利的工具。亟待遏制“卖惨摆拍”视频等乱象,让制造“虚假故事”混淆真相、欺骗广大网友的“卖惨摆拍”视频等“老剧本”不能继续得逞。  ——戴先任

事由:

“别人卖10元一只,他卖15元,还说是‘剪标’的湖蟹。”日前,市民胡先生反映称,最近路边和水产集市冒出一些卖“剪标蟹”的商贩,称是知名湖产蟹,比市场上的塘蟹要贵,很多人“捡漏”购买。果真如此么?有养螃蟹的朋友直言,这种蟹十有八九就是塘蟹。一些直播间、路边摊纷纷开卖“剪标蟹”,多称是廉价批发回来的湖蟹。如果真是湖蟹,为何要将标剪了?直接标在上面岂不是更可信?这“剪标蟹”确实存在“猫腻”。(扬州日报11月16日)

百家讲:

时下,很多农产品产地标识认知很强,于是,一些商贩觉得有机可乘,通过所谓“剪标”搞特价的方式玩营销噱头,很容易让消费者被“割韭菜”、买到“李鬼”产品。有“养螃蟹的朋友”表示,卖“剪标蟹”最近才兴起,应该是跟一些直播店卖“剪标衣”学的,一些塘蟹养殖户也有这么干的,有的也直播售卖“剪标蟹”。值得警惕的是,商家利用消费者普遍存在的贪便宜心理兜售“剪标蟹”,变相营造了一种不对等的预期,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是赚的,其实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对此,有关职能部门不能无动于衷。对兜售“剪标蟹”的不法商户要“追根溯源”、严查重罚,不能让“剪标蟹”肆意横行、扰乱市场、坑害消费者。——周志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3-11-21 2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