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鹅腿阿姨”停烤了。11月29日的一则视频中,“鹅腿阿姨”几度哽咽,表示突然间流量从四面八方涌来,压力太大了,这两天不敢干活了,50多个“鹅腿”群业务也搁置了。(12月1日《现代快报》)11月30日晚,陈阿姨发视频称,自己已经调整好了,学生们的喜爱她逐渐适应,从12月1日起她将继续出摊,但请同学们理解,数量有限排队领取。
在许多人看来,“鹅腿阿姨”之所以爆火,更多是机缘巧合使然。但在网络热传的相关贴文中,阿姨和丈夫两人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出摊,其透露出的勤恳、质朴,却是值得我们珍视和褒扬的人性闪光点。她本该成为网络正能量的引领者,但目前的情况却被重新改写了:蜂拥而来的“围观者”成了不速之客,整日堵得摊位水泄不通,阻碍了真正的顾客品尝美食。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围观”了,而是罔顾他人感受,干扰正常经营,让人有摊不能摆、有生意不能做。进而言之,这场始于“围观”的闹剧,不仅让原本的摊位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也让阿姨的生活跟着遭了殃,映照的是部分人只顾围观不顾边界的丑陋嘴脸。
应当明晰的是,“鹅腿阿姨”只是个辛勤工作的普通人,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度无序的围观有时并不会改善他们的生活,反而会徒增无尽的苦恼,她的诉求应该被正视和尊重。显然,目前的过度围观,已无形中给了“鹅腿阿姨”巨大压力,这与事情最初的走向渐行渐远。对于那些以“鹅腿阿姨”为噱头拍短视频、凑热闹的网友,我们应当正告一声:你们已经侵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请自重。
普通人的生活秩序,不应被铺天盖地的流量打破。放在此事上,距离产生美,更是一种美德。网友不妨秉持应有的敬畏,化围观为尊重,让“鹅腿阿姨”重归原本的生活。唯有保护个人隐私和经营权益,才能让流量发挥价值,让当事者真正受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