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12月17日,山东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发布通报:近日,公安机关依法对网传“给住院婆婆吃泡面”的虚假视频信息开展调查。经查,林某某为吸引流量、博取关注,自行设计场景,编造虚假信息,让其母亲配合摆拍视频,并在网上进行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林某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林某某作出治安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并对其造谣的网络账号采取永久关停措施。(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为了流量摆拍或蹭热点的短视频层出不穷。蹭热点制造摆拍视频“抢镜”,大多目的在于借势营销,赚取关注度和流量。女博主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是编造的虚假信息,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触碰了法律红线,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涉事女博主被拘留5日,所涉账号被注销,也是咎由自取。
短视频良莠不齐,一些短视频既另类又反常,违背了社会道德,挑战了法律尺度和社会秩序。比如,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虚构“孝心”,既欺骗了公众,又污染了网络空间,更影响了网民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女博主摆拍被拘留,值得有关部门反思:应补齐短视频监管短板。首先,应给各类短视频设定一个边界,最超码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能消费正义、欺骗大众。要通过制度的建设,构建网络自媒体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制约体系,监督网络自媒体始终坚持清醒自律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并加以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提高政府对于虚假、低俗短视频的技术制约与实质监控。政府应该明确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在政策上做积极的引导,提高恶意营销的违法成本。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