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006

事由:

“我的爷爷都95岁了,还可以自己吃好吃的,我好开心……”一大家子开开心心给老人过完生日,孙女将拍摄过程制作成视频晒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没想到,有人把这段短视频原封不动发在了自己的账号上,文案一模一样。发现视频被盗后,孙宁发了一条澄清视频,强调“这是我爷爷”。结果,这条澄清视频又被对方“搬运”了过去。(12月14日《法治日报》)

百家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自媒体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短视频也越来越火爆,但这也带来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等问题。比如社交平台上“照搬”式盗图盗视频现象就频繁发生。短视频同质化严重,不少博主并没有多少原创的东西,更多时候就是在做“搬运工”,甚至直接对他人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对此还不惜抢他人的“爷爷”,争当他人“孙子”,吃相难看。

短视频行业、自媒体行业迅猛发展,不能带来了“野蛮发展”,不能让抢“爷爷”等短视频侵权闹剧继续上演。要能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健康发展,才有利于保护好知识产权,推动行业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多优质供给,更好丰富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各方“共赢”。——戴先任

事由:

近期,湖南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抓获一个“碰瓷狗”的四人团伙,他们用玻璃瓶碎片扎伤自己,却谎称被狗咬伤,诈骗狗主人。四名嫌疑人共“碰瓷”20多位狗主人,非法获利4万余元。(12月14日《都市快报》)百家讲:

为什么诈骗分子会从碰瓷人转向“碰瓷狗”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犯罪嫌疑人所述:“诬陷狗,狗也不会说话,你说被狗咬了,主人也就信了。”想想,还真是话糙理不糙。碰瓷人,肯定会受到质疑,很可能失败;“碰瓷狗”,操作简单,风险低,“收益”还高。

一个嫌疑人说他一共骗了五个人,全都给了钱,最多的给了2600元,最少的给了1600元,“来钱快,有时候一天就能赚一两千块钱。”在此次侦破的案件中,20多名狗主人都没报警。对于诈骗分子来说,完成诈骗行为,只需要准备玻璃碎片,把自己轻轻划伤即可。

实在是“高效作业”!

狗咬伤了人,打疫苗、赔钱,都是天经地义的,也是狗主人应尽的法律责任。但履行这一法律责任的前提,是确实发生了狗咬人的事实,而不是被“碰瓷狗”。因此,对于狗主人来说,遇到类似事件,应第一时间核实查看伤口,千万不要有赔钱了事的心态,助长碰瓷人诈骗气焰,造成更多人上当受骗。——关育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3-12-19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