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养鸽子引发纠纷 邻居装震楼器报复

通过法理情结合“三所一庭”机制修复关系

本文字数:1462

□记者  章炜

家住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的袁某是养鸽爱好者。他在自家住宅所在楼楼顶搭建的鸽棚也获得了上海信鸽协会颁发的鸽棚合格证。但是前几年老旧社区房屋屋顶进行平改坡改造,袁某将鸽棚移进搭建的屋顶内后,信鸽扰民的现象开始频频发生。袁某的隔壁邻居常某因养鸽产生的噪音、气味等问题多次与袁某沟通,甚至使用震楼器“报复”袁某。

邻居生活苦不堪言

据了解,常某于2019年搬来袁某隔壁居住,从2020年开始,他饱受信鸽的困扰,每天从清晨五六点开始,屋顶上鸽棚里的鸽子就开始不停地叫,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由于屋顶进行平改坡改造之后,声音无法向外扩散,只能向内传播,更加加重了噪音问题。

据常某反映,信鸽的噪音使他无法好好休息,甚至连在客厅里看电视、睡午觉都成了一种奢望,常某的妻子也因为怀孕期间受不了鸽子的噪音住回了娘家。特别在天气炎热时,还会传来难闻的鸽粪味,生活严重受到影响。由于多次沟通无果,常某使用震楼器“打击报复”。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及时要求常某停止该行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调解员也向袁某了解情况,但是袁某一直声称自己有信鸽协会颁发的相关证书,属于合法养鸽,认为常某无理取闹。

现场勘查找寻办法

2023年11月,朱泾镇南圩社区调解员邀请司法所、派出所、朱泾法庭法官以及社区法律顾问一同化解该起矛盾纠纷。调解员还邀请金山区信鸽协会的专业人员,对本次纠纷开展联合调解。调解中,袁某表示自己已经养信鸽30余年,此前从未有人投诉过,就是常某搬过来后才受到投诉。

调解员老徐分析,袁某原先的邻居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听觉和嗅觉不灵敏,有时也不在袁某隔壁居住,因此一直没有对信鸽噪声和气味的问题提出过投诉。而新搬进来的常先生年纪轻,加之小区屋顶平改坡工程后,袁某将信鸽从原来顶楼公共区域的户外鸽棚搬到了改造好的阁楼内,鸽子叫声无法扩散而变得更吵。

上海中桥律师事务所宋律师指出,根据《上海市信鸽活动管理规定》:信鸽饲养人应当自觉约束养鸽行为,与相邻居民和睦相处,自觉营造优美整洁的市容环境。在场的法官也表示,上海市有许多起因养鸽纠纷导致的诉讼判例,很多都是因为扰民等原因导致养鸽方败诉而拆除了鸽棚,希望袁某可以配合调解。派出所民警建议袁某减少鸽子的数量来降低噪音。眼看调解陷入僵局,于是调解员组织相关部门一同前往现场查看,进一步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对鸽棚的实地勘查后,信鸽协会的专家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鸽子发出噪音的主要原因是袁某的鸽子雌雄混养,没有分棚,因此在鸽子发情期间,鸽子会在晒棚位置发出叫声,建议将鸽子分棚养殖,同时安装隔音棉。

袁某听了专家的建议后,表示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常先生认为这样噪音问题解决了,鸽子产生的气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专家解释,袁某和常某家的楼顶有镂空部分,只要袁某及时清理鸽棚,一般不会产生很大的气味。但是常某表示,袁某平时经常不在该小区居住,自己也不可能天天打电话让袁某回来。经过多方协调,袁某最终同意了将鸽子分棚,并且在其屋顶与常先生家屋顶的交界处加装隔音板和隔音棉,每周回来清理鸽棚。本次调解也圆满画上了句号。

【案例点评】

本案中,袁某因个人爱好在其屋顶饲养信鸽,由此产生的鸽毛、鸽粪、气味、噪音等不可避免会对邻居的生活造成干扰。根据《民法典》,在袁某养鸽的行为影响了隔壁邻居常某正常生活居住权利时,常某有权要求袁某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在“三所一庭”联动调解以及养鸽专家的建议下,南圩社区调解委员会抓住纠纷的核心点,同时邀请信鸽协会专业人士支招,增加调解的专业性,通过法理情结合,最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养鸽子引发纠纷 邻居装震楼器报复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